1高登琥珀Ⅱ耳机放大器试听
[中关村在线音频频道原创]对于喜欢大耳机的烧友们来说,一套独立耳机放大器必然是购物清单上重要的一项设备,但对于选择什么品牌和什么价位,恐怕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的人对国外大牌倾慕已久,有的人却对国内品牌情有独钟。不过在HiFi音频领域,国产品牌并不像如汽车领域一般,完全被国外品牌垄断,有不少国产厂商的产品都有与国外大牌叫板的实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出于领先地位。
国产中高端耳放标杆 高登琥珀Ⅱ试听
高登(GOLDENWAVE)——有人也叫“金波”——是国内在耳机烧友圈子中颇有知名度的HiFi产品制造商,虽然产品线还不丰富,但仅凭之前推出的几款解码器和耳机放大器,就以其出色的音质表现和平易近人的售价获得了众多烧友的认可。尤其是他们生产的琥珀(AMBER)耳放,上市后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成为高性价比耳放的代表作之一。
如今,琥珀二代也推出有些日子了,这一版产品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做出了不少改进,也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前段时间这款耳放来到了我们HiFi频道评测室,鉴于网上已经有网友们的一些试听体验,笔者本着对比验证的态度对这款产品进行了相关的试听。究竟这款产品表现如何?是否能够延续高登产品高素质高性价比的传统?下面的内容将为大家呈上笔者的一些试听体会。
2更加专业的分体式外观设计
更加专业的分体式外观设计
看到琥珀二代,恐怕最让人觉得有改观的,大概要数分体式设计了。高登这次给琥珀二代专门做了一台分体电源,直接来了一个纯耳放“西装”。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单纯提升逼格,厂商称“定制的80W密封低噪音变压器提供了两个声道完全独立的大电流、高速、低阻的精密稳压电路电路”。好吧,无论是在提高外观吸引力方面,还是在声音优化方面,不得不承认这个设计确实很成功。
分体式设计是琥珀二代的一个亮点
对“西装”的追求一直是不少烧友的心痒之处,我们不能说分体式设计就一定比一体式设计的声音要好,但既能在理论上提升音质,又暗合了发烧友追求专业的心理,这么设计何乐而不为呢?单从视觉效果上讲,分体式设计也确实看上去更漂亮一些。
琥珀二代通体喷的是黑漆,只有音量旋钮是银色,显得低调而硬朗。面板精致的拉丝工艺更是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质感,倒角处非常圆润,手感顺滑,抚摸党可能会对此爱不释手。
琥珀二代的耳机输出口
电源前面板很简单,就一个蓝色的小指示灯。主机部分前面板也走的是简洁路线,右边一个醒目的银色音量旋钮,一个输入通道选择按钮,正中间一块液晶显示屏,左边一个四芯平衡耳机口,一对三芯平衡耳机口,还有一个6.3mm耳机口。液晶屏显示音量和输入通道,黑底配蓝绿色的字,干净又不刺眼。音量旋钮是可以按下的,按下后就是静音。需要说明的是音量旋钮通电后在旋转时会发出“哒哒”的响声,这是数字音量控制继电器的声音,虽然对播放没有影响,但听起来让人觉得略为不爽。
主机和电源之间由两根线连接,DC1为数控、液晶屏部分供电,电源线为4针插头。DC2为耳放部分供电,电源线为3针插头,这两根线为随机附送。不过,琥珀二代没有随机附送电源线,这就意味着用户需要自己另外购买一条电源线。窃以为虽然有一些用户不用原配电源线,但毕竟还有不少用户选择使用原配电源线,随机不附送电源线无疑又为用户增加了购机成本。
主机和电源机身上都有大量的散热窗,从这些散热窗的钢板截面看,高登的用料确实非常扎实,这些钢板足有2毫米厚,也因为这个原因,琥珀二代的重量也比较惊人,净重达到了15斤。散热窗用手指滑过时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也是这一滑让笔者感到散热窗的切割边缘过于锋利,如果操作不小心,可能会割伤手指,希望厂商能够在下一代产品中进行改进。
3齐全的各种接口
齐全的各种接口
琥珀二代的机身接口可谓是齐全,这在同级别耳放中相比非常少见。前文已经说过琥珀二代主机前面板有一个四芯平衡耳机口、一对三芯平衡耳机口,还有一个6.3mm耳机口,基本上兼顾了主流的HiFi耳机接口,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手中拥有的耳机自由选择连接哪个口来聆听。
琥珀二代的主机前面板
现在的耳放没有平衡耳机输出口都不好意思出来溜溜,就像解码器不支持DSD都不好意思出门一样。琥珀在上一代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四芯和三芯的平衡耳机接口,到了现在的二代,这个设计依然延用了下来,不过把原来整合到三芯平衡口的单端口给独立了出来,这意味着……你可以同时插三副耳机了……
琥珀二代主机背部接口同样丰富,有两组XLR输入和两组RCA输入,另外还有一组XLR平衡输出和两组RCA输出。为什么不是两组平衡输出呢?嗯……强迫症的人大概又要抓狂了。
4评测附件介绍
评测附件介绍
单一个耳放不会自己响,嗯……这地球人都知道,所以配套设备我们得介绍一下。本次我们使用电脑作为数字音源,解码器我们选用了来自国产厂商声韵Auralic的VEGA旗舰解码器。这款解码器可谓是蜚声国际,它不仅拥有兆赫兹升频、飞秒主时钟,ORFEO甲类输出模块等来自声韵的突破性技术,更提供了丰富的功能端口,可以连接多种数字音源并直接驱动功率放大器。
声韵Auralic VEGA解码器
线材方面,由于办公室没有美标电源插口,考虑到相位问题,我们使用了两条普通国标电源线。平衡信号线我们选用了音乐丝带Frey一代,USB线则由于手头找不到更好的线材,使用了普通双磁环线。
森海塞尔HD600、AKG K701和HiFiMAN HE-6耳机
耳机我们主要参考了森海塞尔HD600、AKG K701和HiFiMAN HE-6这三只大耳机。前两只是森海与AKG曾经的旗舰耳机,在烧友群体中有着较大的保有量和较高的认可度;后者则是国产耳机厂商HiFiMAN的上一代旗舰耳机,而且是平板振膜耳机,作为国产耳机新兴势力,我们也将其纳入参考试听当中。需要说明的是森海HD600我们使用了四芯平衡插头线。
5主观音质评测
主观音质评测
从声音风格上来说,琥珀二代还是比较均衡的,体现了中正准确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使得耳机本身的特点能够准确表现出来。在AKG K701上,琥珀二代表现出了AKG一贯重视高频的特点;而在森海HD600上,中低频出色的包围感令人印象深刻。而且这款耳放居然也能把K701的低频推得像模像样,虽然在量感上没法与HD600比,但也颇具自己的特点。并且琥珀二代的低频弹性非常好,收发速度较快,这在推K701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琥珀二代耳放
琥珀二代的结像较为准确,人声距离适中,笔者不太喜欢那种贴耳式人声,因此琥珀二代的这个距离听起来感觉非常舒服,那种纯净感和透明感非常吸引人,当使用K701聆听女声时尤为明显。在声场的表现上,琥珀二代的纵向声场给人的感觉非常好,用HD600聆听大编制交响乐时能让你明显感觉到清晰的纵深感。横向声场虽然没有纵向声场那么抓耳,但也属上乘表现。
据说琥珀二代重点参考森海的耳机来调教,实际听下来之后,这款耳放在HD600上的综合表现确实更突出一点,虽然高频没K701那么华丽,但也绝不暗淡,中规中矩。在聆听交响乐时那种充沛的力量感和出色的中低频包围感,使其悄悄表明了偏森海的倾向。
从琥珀二代推动K701和HD600的情况来看,它针对传统旗舰耳机的调教还是比较成功的,然而这种控制力却并没有在HiFiMAN HE-6身上延续。笔者早就听闻HE-6是一副极难推的耳机,这次用琥珀二代试了一下,果不其然,高频毛刺,低频浑浊,要伺候好这个主,琥珀二代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总结:
作为一款定位中高端耳放,琥珀二代可以说是德配其位,虽然我不想说性价比这个词,但它用在这款耳放身上的确非常适合,同等价位上无论是配置还是声音表现,鲜有能与之匹敌的产品,为这个价位的产品树立了一个标杆。对于预算不足一万元的用户来说,琥珀二代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产品。
6goldewave Amber II详细参数
作为一款定位中高端耳放,琥珀二代可以说是德配其位,虽然我不想说性价比这个词,但它用在这款耳放身上的确非常适合,同等价位上无论是配置还是声音表现,鲜有能与之匹敌的产品,为这个价位的产品树立了一个标杆。对于预算不足一万元的用户来说,琥珀二代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产品。
于梦琦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