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ZOL首页 > 音频 > HiFi > 技术 > 正文
    编辑

    编辑手记:那些为随身听着迷的日子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  责编:于梦琦
    收藏文章 分页阅读 暂无评论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1学生的奢侈品

        [中关村在线音频频道原创]我的同事梦琦童鞋这两天买了一个CD转盘,开始重新听CD盘。一直都是PC-HiFi用户的他突然又开始怀旧,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家里还放一台索尼随身CD机,我已经想不起有多长时间没有听它了,自从有了MP3播放器这个东西之后,我就几乎再没碰过CD机,以至于都忘了当时是有多么喜爱这个机器。

    编辑手记:那些为随身听着迷的日子
    编辑手记:那些为随身听着迷的日子

        这台索尼CD机让我想起了曾经对随身听痴迷的日子,我仔细想了一下,从我开始听音乐到现在,已经换了12台随身听或者说是便携式音乐播放设备了,到现在我已经完全不玩随身设备,再加上现在工作性质的缘故,对各类器材基本上没有什么新鲜感,甚至都有点麻木了,工作一天回家后不会再听任何东西,这与以前上学的时候形成了鲜明对比,那时候每晚都是听着音乐入睡。

        保持对器材的新鲜感其实是很幸福的一件事,至少它能让你心里有个念想,而我对随身听最痴迷的时代则是学生阶段,那时候每换一台随身听总像对待宝贝一样,可以为了某一台机器省吃俭用,最后幸福地将其收入囊中,那种单纯的快乐,现在已经彻底远离我而去。

    2磁带机最后的辉煌

    磁带机最后的辉煌

        我成长在一个落后的小县城,这就注定了我不可能像大城市的孩子们一样,从小就知道索尼、爱华、松下这些外国的品牌。上世纪90年代中期,磁带在我们小县城里依然是音乐的主要载体,由于上英语课有配套的听力磁带,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拥有了人生第一台随身播放器——一个忘了什么牌子的国产小磁带机。这台小机器只有三个按键,貌似是播放、快进和停止,而且还有一个外放喇叭。虽然很简陋,但能发出声音就已经让我很开心了,要知道有很多同学连这么简陋的小磁带机都没有。那时候英语课磁带当然也听,不过其他音乐磁带也开始慢慢听了。

        这台小机器用了大概一年,我父亲单位给他发了一台小磁带机,他拿回来给我用,于是我的第一台磁带机就此退役。新的磁带机仍然是一台国产机,品牌也忘了,这台机器的做工比上一台要好,声音也比第一台要好一些,没有外放喇叭,不过按键仍然是三颗。这台机器一直陪着我读完初中。

        高中阶段我离开了县城,去市里的中学上学,也开始住校。住校就意味着有了可供自己支配的一小笔生活费,对我来说,终于可以节省出来一些钱买点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了。虽然每个月生活费并不多,但吃饭和买日用品是足够的,甚至买一两件衣服也是够用的,不过要买随身听这样的小电器就吃紧了。

    编辑手记:那些为随身听着迷的日子
    从前的《读者》经常会刊登索尼的随身听广告(图片来源:网易论坛)

        从初中到高中,正是《读者》杂志最火的时候,杂志的封二封三封底经常会刊登一些随身听的广告,我第一次认识索尼就是从这本杂志了解的。杂志上那些索尼的超薄磁带机让我垂涎不已,当时只觉得它是高科技的东西。虽然也刊登索尼CD机的广告,但我从没见过CD长什么样,因此与磁带机相比,CD机对于我的吸引力远没有磁带机那么大。其实不光是我,包括我身边的同学都没见过CD,商场里也没有CD机卖,整个就是磁带机一统江湖,可见小地方与大城市的差距。

        那时候《读者》还刊登一个叫“雷登”的国产磁带机品牌,看上去做工要比一般的国产品牌要好。当我去商场看了索尼磁带机的价格后,面对那4位数的天价,只能默默咽着口水再看其他牌子。一台索尼随身听的价格几乎就是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我怎么敢向他开这种口!于是我只能选择雷登。那台雷登随身听的型号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它有自动翻带的功能,按键除了录音其他都齐全,而且前面板还有三个均衡器调节滑块。

        总的来说,那台雷登还不错,然而去商场逛过之后,我发现高端随身听不只是索尼一家,还有爱华和松下。那会儿我同桌有一台索尼的三防随身听,听完之后瞬间觉得我的雷登要弱爆了,又起了换一台日本品牌随身听的想法。把雷登卖给我的同学之后,我又开始挑选进口随身听。但看来看去,那些超薄款的机器都太贵了,最后就选了爱华的一款收放机,型号是TX686。

    编辑手记:那些为随身听着迷的日子
    爱华TX680其实是一台很好的随身听

        其实现在想起来爱华TX686是一台很好的机器,该有的功能全都有,音质不错,样子也不丑,但当时看到身边的人都用炫酷的超薄随身听,而TX686不是超薄机,心里总是感觉不爽,于是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又将它出给同学,准备入手超薄机。

    编辑手记:那些为随身听着迷的日子
    爱华PX390严格意义上其实不能算超薄机

        然而高端超薄磁带机仍然买不起,别说收录放了,就是单放对于我来说也是个天价。选来选去,最后买了爱华的PX390。其实这台机器并不能算超薄机,它略厚于超薄机而又比其他非超薄机要薄一些,是一个奇葩的存在。它的舱门不能像其他超薄机那样全开,而只能像普通机器那样半开,播放停止时磁头回弹的声音比较大。不过这并没影响我对它的喜爱,它也成为我的最后一台磁带机,陪伴我读完了高中。不过,我的心里一直对没有买到一台真正的超薄机感到遗憾。

    3CD机与MP3的更迭

    CD机与MP3的更迭

        上了大学,我终于来到比较发达的地方——当然是相对于我的家乡而言。入学时我居然把三百多盘磁带不远千里背了过来,以至于同宿舍的人叹为观止。买磁带是我一直以来的爱好,中学的时候经常因为买磁带把生活费花完而没钱吃饭。到了新的城市,我自然还是首先找在哪能买到磁带。很快,我在市里找到几处音像店,不仅能买到国内发行的正版磁带,还能买到打口带。然而我发现磁带在这里并不流行,大家主要是听CD。

        我一直不知道CD的音质到底怎么样,某次偶然的机会听了一个同学的CD机后,我顿时就被CD机出色的音质给震住了,那种震撼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从来没有想过声音竟然可以如此纯净通透!那一刻我只想扔掉所有的磁带。买一台CD机看来是势在必行了。

    编辑手记:那些为随身听着迷的日子
    丢失了索尼D-EJ2000让我无比心痛

        大学时候的生活费比高中又宽裕了一些,攒点钱相对来说要比高中容易一些。磁带机是没法卖的,一是没人买,二是卖了之后这么多磁带也没法听了,只能直接买CD机。在商店里物色许久,看上了索尼的D-EJ2000,那是当时世界上最轻最薄的CD机,也是索尼最贵的CD机。我攒了好几个月的钱,终于把它拿下。然而,我人生的第一台CD机却仅仅陪伴了我两个多月的时间。有一天晚上上完晚自习后,我去卫生间,顺手把CD机袋子挂到厕所的挂钩上,走的时候就忘了这回事了。回到宿舍过了半小时才想起来没拿CD机,再回去找已经不见了。那时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CD机可以说是最贵重的东西了,丢了那是让我相当痛心啊。

    编辑手记:那些为随身听着迷的日子
    索尼D-EJ985非常皮实

        丢了总不能不买新机器,毕竟手上还有一堆CD碟片要听。熬了一段时间,我决定再买一台CD机。买D-EJ2000钱显然不够,那就退而求其次,买了一台索尼D-EJ985。这台CD机还是比较皮实,直到现在还能正常使用,只是它的原配线控RM-MC33EL实在垃圾,用到最后串键严重,不得已我只好另外买了RM-MC12ELK线控来代替。

    编辑手记:那些为随身听着迷的日子
    三星yepp-55HQ的工业设计今天看来都非常不错

        当我的CD机还没享受两年的时候,MP3播放器又开始火起来了,一时间校园里到处都是脖子上挂着MP3的男男女女。MP3刚流行那会儿支持的格式很少,基本只支持MP3和WMA,音质自然不能与CD机相比。但由于其便携性远胜于CD机,因此对不少不怎么追求音质的人来说很受欢迎。虽然那时候已经有了iPod,但因其昂贵的价格和中国人不习惯的操作,买的人并不多,韩系MP3才是主流。宿舍的人先后都买了MP3,我终于也没能抵挡住诱惑,买了一个三星yepp-55HQ。这个仅有128M存储空间的MP3工业设计还是相当不错的,唯一的缺点就是音质表现平平。因此当我听了魅族X2播放器之后,果断将yepp-55HQ出手,换了X2。

    编辑手记:那些为随身听着迷的日子
    魅族X2当年也是一款热门MP3播放器

        魅族X2的工业设计自然不能与三星比,但声音却更胜一筹,我当时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国产机器发出来的声音,因为身边有不少人买的国产MP3声音巨烂无比,而魅族的开声让我着实感到惊喜。X2我一直没出,因为科技发展太快了,刚一两年的时间,X2就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卖根本就卖不出去,索性自己留着。

    编辑手记:那些为随身听着迷的日子
    魅族M3当年主打音质

        后来魅族出了M3,我又接着买了一个,再然后,魅族貌似就开始做手机了。M3参考iPod的痕迹很明显,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款独具特色的国产MP3。这款主打音质的机器今天听来其实与很多随身HiFi播放器相差甚远,但在当年对于一个非发烧友来说,吸引力还是很大的。直到现在我对魅族选择做手机仍然表示遗憾,如果随身HiFi的热潮能早来几年的话,说不定魅族就朝着专业播放器的路子走了。历史不能假设,现实是魅族拥抱了手机。

    编辑手记:那些为随身听着迷的日子
    iPod Nano 6全触屏操作让人觉得新鲜

        苹果产品势如破竹般占领了数码产品头把交椅之后,我也有机会体验了一把iPod。我的朋友送给我一个iPod Nano六代,这个小东西倒是很好玩,全触屏操作让人感到新鲜。问题是它白开水一样的声音让我很不习惯,而且每次听歌都要同步,不能直接拷贝,而且它不能播放FLAC和APE这些常见无损格式,这个很让我头疼,所以没用多久我又把它出了。 

        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其实从魅族M3开始,我就不怎么听音乐了。上下班途中公交地铁十分嘈杂,根本无心聆听,而且这种环境下听音乐又对听力有伤害;到家之后更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安静聆听,不跟家人交流,因此越听越少成为趋势,CD也很多年没有买了。 

    4HiFi播放器与超薄磁带机

    HiFi播放器与超薄磁带机

        什么都不听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后,突然我又想听东西了。许久没有关注随身播放器市场,我都不知道该买什么好。经过一番考察,我决定入手HiFiMAN的HM-601 slim。这是一款入门HiFi播放器,音质还不错,主流无损都可以播,相比其他国砖的体积我还可以接受,我也不打算用它来推大耳机,这就足够了。

    编辑手记:那些为随身听着迷的日子
    HiFiMAN HM-601 Slim虽然看上去土,但音质还不错

        工业设计始终是国砖的一块软肋,HiFiMAN直到HM-901S,工业设计才略有改观,而在此之前的产品地地道道体现了国砖的“土”。还好,我对此倒也并不是特别在意,声音好,操作别出问题就行了,至于工业设计,那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升的,也用不着过于吹毛求疵。HM-601土归土,用还是蛮好用,操作什么的都挺简单,使用过程中也没出现过什么问题,屏幕进灰机身发热等等这都是国产HiFi播放器的通病,出现在HM-601S身上也不算稀奇。总之,对这台朴实的机器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也是继我的CD机之后,我听得时间最长的一台播放器。

    编辑手记:那些为随身听着迷的日子
    买回二手的索尼WM-GX674收录放超薄随身听圆了我的一个梦

        我之前说过,在我心里一直有一个超薄随身听的心结。有一天我逛淘宝的时候,无意间点进了一家二手电器店,这家店是专门卖停产的这些随身听的,磁带机、CD机、MD机都有。我看到了小时候垂涎已久的索尼WM-GX674收录放一体超薄磁带机。当年4位数的旗舰机器,如今只要两百块。我不禁感慨科技发展之快,同时也深感时光荏苒,一台机器勾起了我对少年时代的无尽怀念。为了圆自己少年时代的超薄随身听之梦,我把这台机器买了回来。机器依然能用,各项功能完好。然而除了缅怀自己逝去的青春,这台机器还有什么意义呢?在你最想要它的时候它没出现在身边,这样的遗憾是永远都无法弥补的。

        其实除了索尼D-EJ2000,我从来也没听过什么顶级的随身听。没钱买自然是一个方面,痴迷于随身听的那些日子,我关注更多的是音乐而非器材。然而年龄越大,对音乐的关注反而越来越少。今年工作非常忙,平时上班的时候听各种器材,我自己的器材几乎一直闲置,回到家一身疲惫,根本没心情听东西,索性把HM-601和一些耳机都卖掉了。我也不打算再购买任何随身听了。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人身心俱疲,需要主动来调整状态。或许我会像梦琦童鞋那样,重新把我的CD机拿出来,一张一张慢慢耐心听那些尘封已久的CD,试着找回从前那种慢生活的模式,收藏的几百张CD有的我只听过一次,也许是时候把它们多听几遍了。 


    文章前后添加(12.02.13更新) 文章前后添加(12.02.13更新)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