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音频频道原创]不久前拜亚动力推出了自己的新旗舰耳机——T1 MKII,不过相比曾经的旗舰产品更新来说,这次新的旗舰耳机看起来却并不那么的像旗舰。因为它的外观设计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在单元的技术方面以及线材方面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使得这款新旗舰也让很多烧友非常期待,虽然外观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多多少少让人失望,但是这内部的多种变化还是让人心存疑问,这个新的旗舰究竟是进步还是进化?
进步还是进化? 拜亚动力新旗舰T1 MKII
与本次文章中要评测的T1 MKII一起发布的,还有一款DT1770 PRO,这款产品是拜亚动力老一代监听耳机中流砥柱DT770的升级版,这款产品官方宣称采用了最新的特斯拉2.0技术作为单元。而这款新的T1 MKII反而并没有过多的提及新的动圈单元,只说是全新的特斯拉单元技术。
而与厂商的交流了解到,这款新的T1 MKII在使用的单元方面其实在技术上更加领先于DT1770 PRO的特斯拉2.0,也许因为官方还没有为这个新的单元技术想出一个名字,所以也就叫全新的特斯拉技术了,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没有2.0高大上,但是实际却是要好一些,这也就是德国人死板的严谨吧……
可换线的设计更方便
如果说从外观来看,这个称之为二代的新旗舰相比一代产品有哪些变化,那么最明显的一定就是其可换线的设计了。对于一带用户包括我自己,当时都是买来T1之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剪掉原配的纽崔克6.3mm插头换成一个四针的平衡插头。而这是否影响保修先放在一边不说,至少就对于动手能力不强的用户来说,想玩平衡的T1还是有些麻烦的。
拜亚动力新旗舰T1 MKII
而二代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可换线的设计让用户更加自由的更换线材以及驱动的方式,并且拜亚动力也已经推出了官方的四芯平衡线材也将会在不久之后上市。而新的T1 MKII在原配线材方面依然采用传统的6.3mm单端接口,但是线材已经更换,采用纯度更高的铜材质打造,而插头也更加精致不再是直接使用纽崔克的产品。
耳机一端的接插件也一样选择了3.5mm的立体声插头,这点来说和森海塞尔的次旗舰产品HD700相同,但是并不得而知插针的定义是否相同,但是有很大的可能这两款产品的耳机线材是通用的。市面中采用3.5mm插针的耳机也并不在少数,折腾线材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了。
而线材本身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第一代产品的线材采用德国一个线材厂的原厂制品直接制作,而新的第二代产品采用了布质外皮的线材,磨起来也不是简单的套了一层避震网,线材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就拜亚厂商方面的沟通来看,线材也做出了一定的升级。
更多的细节变化
除了可换线之外,新的T1 MKII还有更多的细节方面变化。首先最为明显的就是单元的外观方面,从外观方面就可以看到单元和一代已经有一些不同,二代单元的网状编织覆盖变得更加密集,这也更好的证明了单元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
耳机的单元部分相比一代拥有明显的变化
耳机的单元部分相比一代拥有明显的变化(左侧为T1 MKII)
就从官方的说明来看,T1二代采用拜亚新一代特斯拉单元,具有卓越的声场定位素质,充沛的低频量感和精准的低音区细节表现力,声底更加坚实,并且高频更加温和。优化了声音反射板的结构设计,并且反射板采用了更加坚韧的复合式材料,大幅度降低了谐震,声音更加清澈,使T1二代的整体音质素质达到新的高度。
除了单元之外,新的旗舰在头梁上也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化,新的头梁做工更加精致,虽然还是使用拜亚动力一贯的头梁固定方式,不知道这款产品还会不会想之前的产品一样出现头梁伸缩部分容易滑落的问题,但是就头梁的皮质部分来说,新的第二代产品变得更加精致了不少,不再类似第一代产品的皮质包裹略微松垮。
而耳机的包装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代产品浮夸的铝合金包装盒终于被取消,而成为了一个更加实用的耳机包,这对于用户来说应该是内心明白这有多好的……曾经T1巨大的金属包装盒虽然在气势上绝对让人能感受到这是一款旗舰,但是在实用性方面确实是没有什么意义……
两套不同的参考系统
对于拜亚动力T1 MKII这款新旗舰耳机,我也不同于其他产品的专门选择了两款参考系统,不过聆听时间的长短并不相同,一套是在我们ZH1.0评测标准中介绍过的金牛座+Vega的组合,也是国内厂商的顶级大作,可以说这套声音听起来只有一种感觉:自豪。这是来自中国真正的HiFi系统。
AURALiC金牛座二代耳放
声韵AURALiC的金牛座二代耳放。AURALiC参照NEVE模拟调音台设计理念,研发了ORFEO甲类输出模块并装备于金牛座二代中,为其提供了1000mW(600ohm)到4500mW(32ohm)的强大驱动能力,使其能够充分挖掘每一款耳机的潜能,展现出耳机所具有的独特格调。AURALiC还为金牛座二代量身打造了低噪音输入电路,使其实现了低于5微伏的输出噪声和超过130分贝的动态范围。
声韵Auralic VEGA解码器
声韵Auralic的VEGA旗舰解码器。这款解码器可谓是蜚声国际,它不仅拥有兆赫兹升频、飞秒主时钟,ORFEO甲类输出模块等来自声韵的突破性技术,更提供了丰富的功能端口,可以连接多种数字音源并直接驱动功率放大器。
另一套参考系统也就是笔者自己家里的系统了,也是笔者几乎每天都会聆听一两个小时的系统,已经足够熟悉,这套系统的主要组成是来自PS Audio的Plant5再生电源、Jay's Audio的CD转盘、Lavry DA2002解码器与国内叶立老师制作的8PB胆耳放。
线材也是来自不同的厂商制品,电源总线使用JPS的AC+,解码器电源采用线世界的银星七代、耳放采用JPS的Analog电源线,转盘的电源线是日本CAJ Electric D'eel II AG。转盘到解码的AES线材是来自美国XLO的UE4,解码链接耳放的信号线是台湾Early Bird的旗舰JEREMY。
相比一代更加卓越的声音表现
对于声音的表现来说,在第一次聆听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相比第一代T1,二代产品拥有非常明显的进步,但是这是一种进步而不算是进化,因为不论在声音的风格还是整体的三频分布上,并没有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说如果你曾经喜欢T1,那么你一定更加喜欢这只二代,如果你本来就不喜欢T1,那么这只T1 MKII也并不一定能获得你的喜爱。但是我依然认为它对得起新旗舰的这个称号。
试听主要使用的三张唱片
对于测试曲目而言,我主要选择了三张唱片作为参考。人声选择了Jennifer Warnes的《The Hunter》这也是HiFi圈最为著名的一张人声唱片了。大编制曲目我依然选择了自己最为熟悉的来自小克莱伯指挥的《贝多芬第五、第七交响曲》,小编制曲目选择了一张最近刚刚购入却爱不释手的来自爱默生四重奏的《巴赫:赋格的艺术》。
对于古典的大编制和小编制曲目来说,这只T1 MKII依然继承了T1那种中正、宽松但气定神闲的声音风格,并且在一直以来很多烧友诟病的声场问题上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虽然在声场方面也许相比HD800这种以声场著称的耳机来说还是显得略小一些,但是这只T1 MKII的声场相比之下会显得更加健康和正常,而极高的声音密度相比一代来说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一代本来就已经非常强大的密度在二代上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声音可以填满声场的每个角落,而在分离度的表现上基本延续了一代精准的结像和分离度。三品德表现风格变化不大,依然中正开扬,但是在声音的整体厚度方面略有提升,相比使用了Cardas Clear Light的90周年版本来说,更加中正,或者说90周年的版本T1在厚度方面还是更厚实一些。
对于人声一直是T1的强项,这点在而带上也依然被很好的继承并且继续发扬光大。二代的人声表现依然略微靠前,极其强大的声音密度让人声听起来充满力量感,并且精准的结像也一样为听众带来清晰的口型表现。而人声的位置依然处于一个中正但略微靠前的位置。
可以说T1 MKII在目前的旗舰耳机类别中,依然是一个最好的人声表现选择。而对于古典音乐来说,我也是最为喜欢T1 MKII的这种表现方式,中正、开扬、自然。这也是最为可贵的,甚至可以说它是最为符合Hi-end这个词汇含义的旗舰耳机,绝对忠实还原的同时更足够的好听。
拜亚动力 T1 MKII在HiFi频道 ZH1.0评分最终得分
总结:
对于进化还是进步来说,我更多的认为这只MKII是进步而非进化。但是放眼目前的耳机行业,我们好像也很难找到对于这种旗舰来说具有“进化”声音表现的产品。而这只T1 MKII以其足够优秀的声音表现和更加精致的做工相信也会为拜亚动力带来更多的“党徒”。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