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编辑

    听数字音乐的4个臭毛病 你中了几个?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  责编:于梦琦
    收藏文章 分页阅读 暂无评论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1听数字音乐的4个臭毛病

        [中关村在线音频频道原创]提到数字音乐和实体唱片,近年来我们看过的所有行业分析和评论,几乎全都是“实体唱片已死、数字音乐将取代实体唱片”之类的观点。不可否认,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人们的听歌方式已经改变了;数字音乐必然是未来的趋势,它的免费性和方便性让人们听歌的成本降到最低,这是实体唱片无法做到的。但实体唱片也并没有被数字音乐所取代,而是成为了一部分人的收藏品。

    听数字音乐的4个臭毛病 你中了几个?
    听数字音乐的4个臭毛病 你中了几个?

        作为一个80后,笔者见证了音乐产业的变革,从卡带到CD唱片,从盗版音乐下载到现在的QQ音乐虾米音乐,人们的听歌成本变得越来越低,手中的播放设备变得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你我手中的一部智能手机,以及躺在手机里随时等你用一根手指唤醒的音乐APP。与当年出街时还要随身带着一台Walkman、CD机、MP3播放器相比,现在的听歌方式真的太方便了。

        但正是因为获取数字音乐的方式太简单了(确切的说应该是免费了),才培养了人们在听歌过程中的诸多臭毛病,例如:变得没有耐心,很难认真的听完一张专辑/一首歌等等。笔者绝对不是在这里吹毛求疵,要知道这在实体唱片时代是很少见的(我花钱买了一张专辑,当然要认真把它听完,才知道那几十元花的值不值对吗?)。近期我们也盘点了下现在人们听歌时最常犯的4个臭毛病,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臭毛病究竟都是什么,以及你中了几个?

    调查区域:听数字音乐的4个臭毛病 你中了几个?(点击预览可查看效果)

    2看看这4个臭毛病 你中了几个?

    1.频繁快进/切歌:

        听音乐这件事本来是对艺术作品的鉴赏,理应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在实体唱片时代,我们从音像店买回来的每一张正版专辑几乎都会从头到尾认真听完,对于唱片内页的歌词也会好好品味一番;那种满足感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得到。但如今数字音乐却让我们变得没有耐心,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静下心来认真听完一张专辑,甚至是一首歌。相反,大家最常用的两个动作就是快进和切歌,这个臭毛病你一定有吧?

    听数字音乐的4个臭毛病 你中了几个?
    频繁快进/切歌

    2.想删就删:

        不论是QQ音乐还是虾米音乐,都为用户提供了上百万首音乐曲库,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免费的。但同时,人们对于数字音乐的价值感却大幅降低了,俗话说白来的永远都不会懂得珍惜,既然可以随便在手机上播放和下载,也就可以随便删掉,心里不会有一丝犹豫。数字音乐变的这么不值钱,也难怪人们会养成这样的臭毛病了。而这种现象在实体唱片时代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你会因为一张专辑里有几首歌不喜欢而把这张唱片扔掉么?

    听数字音乐的4个臭毛病 你中了几个?
    删首歌有啥可犹豫的?

    3.能听就行,要啥无损!

        实体唱片没落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对于音质要求下降的过程,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知道,一张10首歌的正版CD唱片大约500-600M,也就是一首歌大约50-60M。标准CD格式也就是44.1K的采样频率,和未经压缩的WAV文件一样,所以CD音轨可以说是近似无损的。只要购买的是正版专辑,人们就可以享受无损音乐。反观现在的数字音乐平台,所谓的极高音质也只不过是压缩后的320K MP3(每首约10M),付费才能享受的“无损”品质为每首25M左右(也不过只有CD的一半大小),所以现在的数字音乐厂商们宣称的无损根本就不是真无损。

    听数字音乐的4个臭毛病 你中了几个? 听数字音乐的4个臭毛病 你中了几个?
    能听就行,要啥无损!

        但对于现在的手机用户来说,人们不再关心什么无损音质,只要能免费听就行。所以大家通常都会在设置里把在线播放音质调到最低,保证流量最少,速度最快。音乐下载品质也很少有人会选择“极高”或“无损”,因为存储多了会占手机内存,通常选择标准(128K)就好了。所以还是那句话“能听就行,要啥无损!”

    听数字音乐的4个臭毛病 你中了几个?
    没关系 我可以不听嘛!

    4.宁可不听,也不付费:

        上面说了,现在国内各大数字音乐平台都支持免费使用(播放/下载),不过随着去年新版权令的下发,一些未经授权的数字音乐被下架,此外还有一部分音乐专辑需要付费下载了。然而面对早已习惯了免费使用音乐作品的国人来说,怎能容忍付费下载这种事?所以宁可不听,也不愿意花十几元买一张正版数字音乐专辑。

    3数字音乐为什么不值钱了?

        数字音乐时代下,人们之所以会养成以上几个臭毛病,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与当年的实体唱片相比,数字音乐变得十分廉价,人们可以随意下载或删掉,不会有任何心疼或舍不得。因为不论是播放还是下载歌曲,大部分还都是免费的,这就像笔者前面说的那句话:“白来的永远都不会懂得珍惜”。养成了这样的臭毛病,如今再让你掏十几元买一张数字专辑,你会愿意花这个钱么?

    听数字音乐的4个臭毛病 你中了几个?
    实体唱片带给我们的价值感是数字音乐给与不了的

        说到这里,笔者心里不禁有一些感慨,当年我们之所以愿意掏钱购买实体唱片,不仅是因为对音乐作品本身的喜爱,更重要的是实体唱片能带给我们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满足感。一盘磁带也好,一张CD也好,拿在手里总会有一种强烈的获得感,因为它只属于你。

        一张正版实体唱片包括一盘CD/卡带、一本图文详尽的歌词内页、乐队成员的介绍,以及充满艺术感的精美唱片封套,每一样可能都会带给你惊喜。笔者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当年从音像店买回林肯公园的第一张专辑,里面赠送了一张精美的纹身贴纸,美的我不亦乐乎!但类似这样的惊喜和满足感,最终也只停留在了实体唱片时代。

        再看看现在的数字音乐,它除了只能存储在你的手机内存里,不会带给你任何附加的体验,当然也不会让你感受到它是属于你的私人物品,更不用说什么惊喜了。所以,当你删掉它的时候绝对不会有一丝的犹豫(哪天想听再下载不就得了!)。但如果是一张实体唱片,你肯定不会轻易就把扔掉吧。

    写在最后:

        人们现在养成的这几个臭毛病,其实和用户自身没有什么关系,现在的数字音乐不像实体唱片那样能够带给我们切实的满足和喜悦感,再加上现阶段仍以免费使用为主(付费用户只有很小一部分),直接导致数字音乐的价值降低了。当然,数字音乐是未来的趋势,这是不可逆的。但如何解决上面的问题,直接决定了用户对于数字有用的态度,以及是否会愿意为数字音乐付费。

        PS:今天我们聊了聊数字音乐,也一起回忆了实体唱片当年带给我们的那些感动。如果你想再次体会一下当年手捧歌词内页边唱边记的情形;欣赏黑胶唱片那巨大而精美的唱片封套艺术;或者是好好感受一下当今最前沿的数字音乐潮流;这里有个值得一去的音响展推荐给你:首届“北京黑胶与数字HiFi展”。这不仅是一场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准备的综合性HiFi展会,同时也是一场能让我们找回青春和美好记忆的奇妙之旅。2016年10月29--30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等你来。


    文章前后添加(12.02.13更新) 文章前后添加(12.02.13更新)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