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试听
首先播放第一曲女声:苏云的《秋意浓》,前奏一出来淡淡而忧郁的钢琴引子很容易左右人的心绪,频繁的AB变换试听发现,A与B的人声的表现不尽相同,但都是非常好听的音色。这首表达内心感情较深的歌曲,频段处于中音偏高的区域,苏云喃喃如吟的歌声被眼前这两个同轴表现的淋漓尽致,人声结像很逼真,S880的走红也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声场大起来了,可人声的位置更清晰了,比以往人声靠前了好多,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苏云在乐队前面演唱的感觉,舞台场景再现比较真实可见。今天对比中,A箱的中音略厚一点,属于饱满甜润型的,B箱的声音频段向高频段移动了一些,人声属纤细甜润型,但声音略显有些狭缝挤出感;二者的声音都是“甜”的没商量。事后知道A箱是S865B,讨教过厂家后得知,索威的同轴是直接辐射的球顶中高音,而天朗是号角相位塞中高音,由于塞子的作用,中音向高端移动并带有塞子味是不难理解的。在这轮对比中二者不分伯仲,两声都是笔者喜欢的。
姜苏《心的祈祷》这也是一首甜美动人的人声歌曲,中国的同轴与英伦同轴在表现“靓丽而泛音丰富”的中高频人声时吐字一尘不染的清晰、音色通透、清爽、层次分明。天朗同轴的结像力是音箱中公认的极品,而索威S865B丝毫不亚于她,如果让我知道A箱是索威B箱是天朗的情况下,带着品牌感情来听,坚信,我会毫无例外的得出天朗更好的结论,但实战中,闭上双眼用AB的盲听对比,索威同轴同样出色。
说心里话,姜苏唱的这首清纯而稍带“嗲声嗲气或叫稚气”的歌,要表达的就是男孩子喜欢的那种清纯感受,ABA的盲听中,论音色我没能分出谁胜谁负,在主歌的表现上我能听出对比箱在切换,但我无法判断出谁更好听,也就是说两种不同的声音风格都令笔者陶醉。A箱的舞台展现比较准确,人声的形态、声场中人声及乐器的声像能逼真的表现在眼前。B箱则表现的声场较大,但定位不如A箱或者说歌者的声像被明显放大,空间也被放大的很飘逸,人声略显单薄也可称作很纤细。如果你能进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A箱几乎感觉不到是音箱在发声,而是站在盲听幕帘后面一个活生生的姜苏在演唱,你完全能感受到演唱者的口型变化及换气带来的感情波动。而B箱还些许露出一些电声的味道,笔者对这一点非常吃惊!
冷煜的人声磁性-《我曾用心地来爱着你》;这是一首翻唱的老曲子,男声具有很强的磁性,曲子一进入,前奏中舞台声场及各乐器位置的展现着实让笔者吃惊不小,现将同轴展现的舞台场景图示如下,如此复杂的场景能清晰的表现出来还真不容易,不论是A箱还是B箱都表现出完美的声场纵深度,乐器位置及音色交代的清晰准确。
笔者记录的同轴定位分布图
前奏尾部的一声混响大鼓两箱都控制的很好,但在表现上A箱能量比B箱充沛,事后了解到,音乐传真A1.3的功率并不大,虽然硕大的散热器惊人的发烫,但每通道为20W,纯甲类就是这样。S865B每通道是80W并保留20W的储备功率,看样子储备功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人声后,丰满而具有磁性的膛音经过同轴的演绎形成了质感逼人的男中音,想必会让女孩留连忘返。由于人声的定位于音箱的前方,因此你感觉不到是音箱中发出的声音,而更像真人在你面前喃唱。在这个男声中,A箱B箱的对比的不同仍然是人声薄厚的差异,相对女声而言差异更大一些,但B箱没有了声音的挤出感,优秀的中频表现仍然是同轴或者是英国声的强项,通过上述中音的比对,索威的同轴确实有些英国声的味道。
笔者自带了一张朱哲琴的《央金玛》Melodious Goddess,但不是用来试“妙音女神”的,而是进行低音的测试,《央金玛》主歌部分的低音配器就是测试低音是否“肥大”或者是否有“质感”的判定标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低音“肥大”的概念,在一味地追求低音量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低音肥大的现象,其几个特征是:1、低音很大但空洞缺乏能量密度;2、低音劲头很足但难以控制;3、能量密度很大但缺乏低音的轮廓形态。
笔者之所以要求进行这首曲子的低音测试,就是想摸清6.5寸单元与8寸抗衡的低音,是否会出现上述肥大的情况。试听中,音量在11:40左右(以音乐传真为准),房间里低音能量饱满, B箱(天朗8寸)能放能收表现出较好的低音质感,但低音从能量上来说不能说很大,属于“点到为止”,其低音的形态表现非常到位,贝司及大鼓有机地合为一体,圆润而不失爆发力。A箱(S865B)属能量充沛型,特别是在大功率支持下,再加上具有低音均衡功能几乎能找到你想要的低音个性,大能量大动态时仍不失完美的表现,6.5寸和8寸比低音,不容易啊!即使音量开大两箱的低音都收的很好,能量已经使低音具有心脏压迫感,不散、不空具有凝聚力;盲听当中曾出现错觉,误把S865B当成天朗,因为心中总是感觉8寸的天朗总也应该比6.5寸的索威低音能量更大些,看来天朗的设计重点是放在中高音了,而索威不但考虑了中高音同时也兼顾了低音,体现了平衡的重要性。
动态测试《电子贝多芬》13首ODE TO LUDWIG;这是美国合成器演奏家唐.多西改编并演奏的贝多芬的练习曲,其最大动态达到了惊人的110分贝,发烧圈内称作“一锤定音”,在声音最小的乐段听得清晰时,最大的那一声锤得住的音箱动态就算过关了。
B箱音量旋到12.30,A箱与其调至相等,二者引子乐段的分解和弦声音清晰悦耳,凝重而缠绵,A箱音色稍微明亮;50秒过去,重音接踵而来,到1分50秒时经过一小节的蓄势待发的准备后,突然一声“炸雷”般的轰鸣,B箱将这一重音托得稳稳当当,如此大声,我有些替A箱担心,迟疑一会,将播放时间倒回转向A箱重放此音,哈哈,同样托得很稳,我的心落了地,不管怎样我不希望这两个同轴拼得你死我活;没想到残酷还在后面,继续加大音量再比……,我知道厂家的意图,典型的“用己之长对他人之短”呀,我相信天朗的8寸音箱绝不会输给6.5寸的音箱,但著名的音乐传真实在是小马拉大车有些疲软呀,果然在增大音量后,B箱率先支撑不住,低音散做一团,这真的不能怪天朗609II,但也说明索威S865B的功放系统配置非常的过硬。
交响乐斯托科夫斯基《白头佬》这个不朽的发烧录音自1960年诞生以来,唱片公司不知再版了多少次。这个SACD版在2002年就由香港BMG争先推出,是公认的发烧珍藏版。因为时间的关系并能试听到更多风格的音乐,我们选择其著名的曲目片段作为试听内容。
音乐一开场,我们听到了与以往不同的音效,高低两端延伸的更加宽广,音场宽度和深度更加明显,堂音和细节更加丰富,小提琴组丰满纤细的演奏顺畅圆滑,大提琴和倍大提琴张力十足,低频暗涌来得自然,除了录音的提升外,共点同轴技术使整体音响效果的提升功不可没。大编制的乐队演奏下解析力够高,晶莹剔透的音场,庞大的气势和优秀的录音质量的有机结合,完美地再现了音乐的庞大场面。虽然AB两箱有着不同的音色,但演绎的都令人非常满意。
本来,《匈牙利狂想曲》第一轨的低音提琴组的擦弦不仅洪亮雄伟,还要求音箱能表达出深层富丽堂皇的华贵,并形成一种极为深阔的舞台感,同轴的解析力、音场、定位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小提琴雍容华贵的音色在丰富的泛音映衬下让人陶醉。对比两箱的高音延伸相当理想,在小提琴弦乐组演奏时笔者无法分辨AB箱间的相互转换,而在中提琴低音提琴加入时,A箱(S865B)略厚的音色经过细心辨别才能让人有所察觉,更容易被察觉的是B箱(天朗609II)的中音偏上的区域内出现带有号角塞子的弦乐声音。到乐曲高潮处形成非常狂暴的演出效果,管乐、弦乐、打击全力合奏,产生厚重的能量感和汹涌澎湃的气势,所有的乐器质感与音色都达到了一个最鲜明的临界点。两个同轴让笔者享受到所有乐器的音色质感之美。确实,一套达不到相当素质的音响系统面对如此强大内应力的乐章,就会使得声音太粗、太硬、太尖。
第二轨,罗马尼亚狂想曲,木管的音色真是太美了,这段正是同轴的强项,也让笔者第一次感受到那如蜂蜜般色泽的音色。
第三轨,沃尔塔瓦河,这是测试三个频段平衡的曲目。试听中,A箱的低音听起来虽然丰满极致,但似乎稍过了一些,B箱(天朗609II)的平衡非常到位,音乐舒畅自然,经过对A箱的低音均衡调整,最终达到了应该有的三段平衡关系。可见具备高低音均衡网络的音箱,使用者的辨别调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自带的《黑教堂》是测试音场必备之碟。音乐开始,首先让你感受到了斯德哥尔摩奥斯卡教堂的神圣与博大!闭着眼睛只用耳朵,教堂中一景一物似乎历历在目,同轴单元使得“数人头”的工作没有那么累了,说明面前的两对同轴音箱调校极其得法,使得领唱女高音活生生地立于音场靠前的位置上,笔者清晰的感受到领唱女高音的后面共有三排呈弧形排列的合唱队,其实好的音箱并不需要一定数出30个人头,只要能分辨人头足以说明问题。管风琴则独自位居于最后排,被同轴音箱定位出来的声音感觉是居高临下而至的高音,贴地而行的低音,5M左右的舞台纵深,形成具有顶天立地、气势磅礴的恢宏音场。这样的音乐对同轴优势的发挥真是到了极致的程度,AB两箱都发挥出了令人相当满意的程度,但在声场定位上A箱明显真实可闻。
为了能够了解索威S865B的更多细节,笔者要求放弃盲听,有意调整高低音补偿看其发挥的效果。首先稍稍增大高音旋钮至时钟1点半的位置,眼前豁然变了一幅天地,高频泛音加残响所形成的庞大空间感笼罩四周,其回荡之处,正好能体现教堂四壁的凸凹质感,而与此同时空间也被放大了一些,女高音的独唱更加突出而华丽,口形纹丝不动定于一点,咬字卷舌清晰无比,但让人遗憾的是吐字中带有一点点齿音,看来是高音补偿过度,随后重新调整高音至1点整,齿音消失了,其残响正好与教堂空间融为一体,S865B的高音调教来的更“毒”一些。对低音的调整首先是减小到时钟位置11:30,哈哈真没想到,管风琴的低音控制力一下上了两个档次,由于音乐中的低音配置已经很重,因此,根据听音环境在均衡器上给出适当的调整也是必要的。
《黑毒》是TIS推出带有“褒机”功能的唱片之一,在同轴系统的演绎下,音乐的所有面纱被揭去的干干净净,乐器声像“裸露”的一览无遗,你不但可以听到那“斯坦威名琴”奏出的每一粒跳动的音符,你还可以看到拨动有度的琴锤击打钢铉震颤而发出美妙音符,没有任何遮拦的飘出琴箱,录音的解析力与同轴的解析力相加形成电子显微镜般的惊人分析力,似要将珠玑般的琴音凝固在空气中,质感逼真。几个钢琴的超高音乐句,声像虽小,可声压极高,A箱(S865B)高音单元完成的很出色,它就像一个忠实的二传手一样,不加任何染色的演绎了音源的本来面目,对钢琴的金属味表现来的比较强悍。特别是在高频段,B箱(天朗609II)声音相对比较圆润一些,音色没有那么凌厉,是耐听的声音,对黑毒这样的音乐来说,我更喜欢伶俐一些的风格。
DISCO《BEST99》第六曲;迪斯科吗,笔者不屑一顾的认为没什么好试的,更用不到盲听了,那就开大音量看看上限功率吧! S865B开到最大音量,震耳欲聋,够劲爆,像迪厅一样,没失真!天朗609II,开到3:00,震耳欲聋,抗不住了,有轻微失真,咳!没什么好说的,功率所致。但让笔者惊讶的是S865B的低音是这套万元级器材无法相比的,那种扎实、有力而沉得下去的低音,六十多平米充满能量的房间表现出的迪厅感觉,使得在我眼里一直视为“高价货”的天朗609II及音乐传真A1.3签名版的豪华组合顿时单薄了许多,他们今天在小字辈S865B面前有些狼狈。
日本著名的发烧大碟《鬼太鼓座-疾走》专辑,嗨!真的是疾走喔,伴随着类似解放军行军号(个人调侃)式的背景音乐,右左跑得人连咳带喘,两音箱表现场景逼真,空间感极佳。主乐器是一面直径罕有的日本大太鼓领衔演奏,伴着平鼓、缔鼓、宫鼓、大鼓及诸多的金属打击乐,有机配合,威力无比。传说上万元的传统HiFi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多媒体音箱连想都不敢想。说实话,我们不知道这个曲子的确切低音是潜到哪里,也不知道天朗及音乐传真播放的是否达到了唱片录制的真实力道,所有的听感都是相对而言。个人感觉,两箱的低音下潜都达到了相当深得的程度,根据官方资料,索威S865B所用单元的F。为48Hz,系统下线频率应该能下到32-35Hz,天朗的8寸也不会高于这个数值,满意的听感下潜也是理所当然的。大振幅条件下各种打击乐摘落的比较清晰稳而不乱,低音能量密度较大,从打击的音色角度来看,A、 B两箱演绎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打击风格,A箱(S865B)打击出来的声音圆润,体现的鼓面较大鼓皮也比较厚,B箱体现的鼓面也较大,但鼓皮较薄,鼓槌打击的瞬间,音色有些“响弦军鼓”的味道含在里面,到底谁的音色更正宗听音中不得而知。
写在最后:
索威S865B的上市必将对千元级市场进行重新洗牌,千元2.0产品将会重新界定配置及音质标准,通过笔者的实地考察与试听,这样的说法绝不是空穴来风。从配置上来说,索威S865B已经达到同价位产品配置的最高档次。从音质上来说,S865B已经超出了多媒体的范畴,值得大家期待。
对比之后,总结如下:
① S865B高音与天朗相当,在高音的通透感真实感上S865B还略有胜出,对于部分曲目天朗609II的塞子音色也美不胜收,二者不同的高音音色都表现了一种愉悦的美感;
② 在中音段S865B及TANNOY609II都“甜”的没商量,相比之下天朗609II在甜美程度上小胜一点;
③ 在低音上索威S865B表现的比较到位,在能量密度、下潜深度及瞬态相应等指标上明显占优,而在低音的形态、质感上,天朗609II已经溃不成军了;
④ 整体来看,索威S865B的三段频率比较均衡(也可称为绝对的均衡),音色调教极其得法,调教是相当的成功,对各种音乐形式具有较高的兼容性,个人认为在千元阶层无人能敌;
⑤ 在系统架构上,索威S865B具有诸多可圈可点的亮点,使用了自行设计的前级处理芯片SV3000Q,对整体表现功不可没,也体现了非常高的设计水准;具有储备功率的80Wx2输出功率、铝盆架的V6防磁单元、60秒无信号自动关机有信号即时开机功能、具有启动开关机功能的铝合金线控器、双腔屏蔽系统,等等这些都是在多媒体中难得一见的豪华配置,可以定论S865B是多媒体HI-FI中一款不可多得的好箱子;
索威 S865B
[参考价格] S865B-标准版:1280元
S865B-经济版:1080元
[报价查询] 音箱产品报价 so-voioe(索威)产品报价
- 第3页:索威S865B与天朗同轴试听对比(一)
- 第4页:索威S865B与天朗同轴试听对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