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桑德麦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推出革命性的HDTA可变结构高解析度音频。
可变结构高解析度音频(Hi-Definition Transformable Audio)是一种结合了互动性和高解析度音频的新一代音频格式。其以完全的数据形态存在于计算机当中,是一种完全的数字格式。
HDTA是为了适应数字化音乐时代而出现的一种音频格式解决方案。与之前的各种音频格式相比,HDTA拥有更加高保真的音质以及强大的互动性。
可变结构高解析度音频(Hi-Definition Transformable Audio)
HDTA按照不同的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TA(只支持16Bit/44.1KHz传统音频)
HDTA立体声(只支持高解析度的双声道)
HDTA环绕声(支持6,8,16个声道的环绕声)
技术介绍
1. 可变结构与互动性:数字音乐精髓所在以及数字音乐的未来
下一代的音频格式,应该侧重于发挥数字时代的优势。数字音乐不仅带来的是在传播上的方便性,最新的数字技术,能够适应不同听众的口味。根据听众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变化,这是数字技术的精髓所在,也是数字音乐的未来方向。
新一代的HDTA格式,提供给用户是前所未有的交互性体验。比如用户可以欣赏到不同麦克风位置捕捉到的声音,或者是由制作人制作的、在不同环境下欣赏的版本。这些都是传统格式无法做到的。HDTA的可变结构技术,能够非常方便的切换不同的欣赏版本,增强用户的体验。
2.高解析度的音频格式:兼容DVD-Audio和SACD标准
在CD标准之后,DVD-Audio和SACD这两种新一代的标准展开了争斗。DVD-Audio所走的路线为CD改良型路线,其将CD的解析度提升至最大24Bit/192KHz,但仍然使用的PCM编码。而Sony的SACD采用了革命型路线,它抛弃了传统的PCM编码而采用了新一代的DSD编码。根据Sony的宣称,DSD编码由于省却了复杂的低通滤波器,所以在音质中较PCM编码具有先天优势。
两者的争斗从未停息,由于具备加密性的优势,SACD最终在品种和支持上胜出DVD-Audio。但是MP3的普及和专业界对于DSD较为排斥的态度导致SACD仍然在市场上非常失败。为此Sony也不得不开始考虑市场问题,而DXD编码的提出,标志着Sony不得不重新考虑回到PCM编码的道路,实质上已经宣布了SACD的失败。
新一代的HDTA格式,在高解析度的支持上采取了相对保守的策略,其对PCM编码的最大支持达到了32Bit/384KHz,但是目前尚未有能够达到这类标准的模数/数模转换器出现。然而,无论从专业音乐制作流程,还是对未来的前瞻性上看,32Bit/384KHz的支持,可以保证在未来的十年内不会落伍。HDTA的特点之一还在于对于DSD编码提供了支持。虽然DSD编码及其SACD并不是一个开放的标准,但是HDTA仍然提供了支持,以此希望尽早结束高解析度音频格式的争斗。
- 第1页:HDTA技术介绍(一)
- 第2页:HDTA技术介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