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一个音频爱好者的投稿,文章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作者关于如何提高音频系统性价比的观点,同时对作者系统的搭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我们尽管不能原样照搬,不过对于初学HiFi及有志于此的网友依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依据。最后,感谢投稿者“三山”,鉴于这篇文章确实有一定内容和可参考性,我频道决定将一套漫步者R333T赠送给“三山”,奖品即日寄出,请作者注意查收。(本文所有图片均可点击放大)
作为普通用户,我们没有太多音频知识,更不懂得如何去界定音质,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大家都能够感受到声音的“好听”,但是要让我们的电脑发出好一点的声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世界人民仍没有步入“大同社会”,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最好是花钱少声音又好,这样的话,我们就高兴、开心,否则的话(高质高价),即使播放的音质确实唯美动人,我们也依然认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缺乏了一点兴奋、激动的成分。出于这样的宗旨,我仅就个人的体会想出了一些办法。
先说硬件,我用的工包A2 ZS 0350版,为什么选它?最大的理由就是因为廉价,它只有380元,加上邮费400元可以搞定,我买的时候网商还送了我一个假冒的MX500耳塞:)。
虽然我不认为该卡的品质和正行可以并驾齐驱,但是至少这个价位你买下来不会亏,声卡是相对保值的东西,这个A2ZS要是你以后不要了,还可以转卖掉。我买来这个声卡后,就装了各种驱动,那时候创新官方正式版的驱动还没有推出,因此音质最好的个人认为是KX3538i驱动,KX驱动和创新自家的BETA驱动对比,就音质上来说KX更干练一些,创新BETA驱动音染多一些,而且采用KX的时候那种毛刺感要少一些,声音更耐听一点(06年1月底发布的创新官方驱动效果略好,对低频有所修正)。但是总体来说声音还不够好,因此我频频在网络上查找打磨声卡的资料,了解可以通过换运放换电容等等方式来进行提升,关心音频的朋友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怎么打磨的文章,ZOL上也有,如果你要是象他们那样换很多元件的话,就要换掉很多,万一搞得不好目的与结局相差十万八千里,还可能影响寿命。因此我决定只换运放,朋友通过关系帮我搞到了4颗AD828AR和4颗OPA2132U,这些都不要钱的,但是如果你没有渠道要买的话,TAOBAO上也有人卖,最便宜的AD828好象是22元,但是不要担心,只要你买到的是正品(请你务必要小心,不要认为只有你会打磨,芯片也有人打磨的),换上以后,呵呵,你的声卡价值就上升了,TAOBAO上可是有人AD828打磨的声卡卖到了700多。
换上运放以后,我参考了网络上的一些文章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了AD828,方法是用烘枪换掉上面的三颗4558和一颗4556,总共是4颗。换上以后明显的变化是低频弹跳性非常之好,有了一定的弹性,不象先前那样死,也圆润了一些,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优点就是高频的毛刺感有了明显的改变,不那么毛糙了,去掉了数码味,声音更耐听。你应该相信德州仪器,没两下子就那么小的贴片运放还敢卖你两三美元?这一步是很重要的,因为前面搞不好,到后面经过再好的功放再好的单元出来的声音也不会好。
普通2.1音箱难以满足我们的要求
然后再来讲声卡外面的部分,市场上两三百的低音炮音质实在难以堪受,他们的通病是听觉疲劳,刚一听似乎还马马乎乎听听也可以,但是七八分钟以后你就越听越浮躁了,失真和频段的过度和衔接不够自然是造成此问题的主因,中频明显单薄,这种感觉甚至还不如夜晚公交车里播放的歌曲,我用的是早些年三诺出的一款2.1,虽然初听的时候低频量感不错,但是你很快就会受不了,那时候我试图找出原因,于是从同学那搬了不少2.1的来听,但是同一价位层面上的不同品牌都是半斤八两。
一般5.1音箱也不是上佳之选
考虑多声道的因素,如果购买普通的5.1,价格在五六百元,稍好一点的价格在两千以上,五六百元的多声道系统和2.1的低音炮在音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囿于这样的事实,还是放弃多声道的选择,要廉价只能想一些无厘头的办法:到旧货市场买一对无源喇叭加旧功放来推。先去找无源的箱子,价格控制在500内,这个没办法,音质好的旧箱老板都不让价,要入耳能听的,这个是最起码了,呵呵,我们要牢记自己的目的,否则很容易在里面迷失方向,仅有1000元要让电脑发出好声音,这其中还包括了声卡,因此不可能去买了高中低单元自己连分频器来装箱子的,音圈要多大,高音单元要什么什么膜的更是无稽之谈了,何况即使我们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也未必能调节好参数,音响厂家都是专业人士来调制的,有的甚至请大师级的人来调的,因此那些回收的旧箱子才是目标,有些旧箱的单元表现是远超市面上二三百的东东的,超过M200也是极可能的,其实就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M200的单元真的很够戗,只是厂家精于设计,搭配较合理,造就了M200的成功吧,其实M200的声音对于关注音质的网友来说这样的声音是刚入门的音质,属于勉强可接受的级别,综合一句话,M200是向成本妥协,利用低档次元件优化组合而成的表现相对出色的产品(编注:作者此观点难免有失偏颇,在此录出,仅供参考。另注:此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后我找到了一对AIWA的箱子,此箱体并不大,和M200大小差不多,6欧的,灵敏度高,很好推,正好500元,砍价过程不多谈了,汗:)在挑选的时候,我们要看外观,如果能卸下网罩,要看一下单元,如果象我这样不懂的话就就看看做工,好的喇叭做工很精致的,还有就是重量问题,一般人会建议买重量大一点的,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在500块的二手市场上如果太要求重量,很可能有猫腻,很多日系品牌的箱子很轻,但表现还可以。
然后拿确定的箱子去找合适的功放,要带好自己熟悉的CD,最好带个CD机去,通过不同功放的试听对比就能找到哪个匹配性好,一定要通过对比,如果不对比我们这些菜鸟很容易被JS误导,目前旧货市场上有很多双声道的功放,开价在150元到200元左右,但是内部用料还是很实在的,不能光看外观,那种比较薄的,相对来说后现代一点的那种最不值得买,音质也最差,而个头大的相反还便宜,这时候你要注重观察一下内部的情况,以前南京产的一些老式的模拟功放机素质还是不错的,而且都是甲类功放,自然是远超低音炮里面的放大电路。我在市场里对比试听后买了一个比较重的,120元,里面有两个大环牛,电容也很大,电路分布有板有眼,功率十足,低频响应速度很快,一般来说功放功率要比箱子大一倍的比较好,我开到1/3不到的地方就已经很响了,声音虽然响,但不会有你受不了的感觉,很过瘾,而那些2.1低音炮就会因为声音大了失真的情况让人越听越烦躁,呵呵。
买回以后,用RCA线连到功放上,那根RCA线,我在苏州华东电器城买的,要了我10元,真是JS啊,后来我才知道只要3元至多了!所以各位大家一定要多看看文章,多了解情况,无知就会带来损失,那些JS 骗人眼睛都不会眨一下的。连线后,播放器采用Foobar2000,重采样到48000,24位,初步试听,效果还可以,只是在播放MP3时表现不如APE,但高码率的MP3歌曲表现也相当不错,在一些表现人声的歌曲中声卡发挥了相当到位的功底,解析度很高,也很有通透性,但是低频表现太猛了一点,这和声卡AD828的运放有关,在功放器上略做衰减,高音部分也不益调节得太亮,否则容易失去平衡感。另需要说明的是foobar2000这个播放器很多人都说是监听的风格,但是我还是认为Beoplayer耐听度要超过foobar,并且beoplayer在细节的表现上也有上佳的功底。只是拿同一首歌来对比试听的时候,还是要foobar稍胜一筹,更吸引人,但是foobar没有Beoplayer那么舒适,虽然两者相差细微,foobar清靓,Beoplayer比之foobar稍偏一点点的暖,但细节也很不错。
最后应该核算一下价格了,400元声卡+120元功放+500元的箱子+10元RCA线=1030元,呵呵,这样配虽然不好和高端系统比,但是也是对得起电脑了。能赶超T
作者信中称道的AD公司邮寄用的防静电包装及换下的声卡芯片(左下)
最后总结一下,这样做有了以下的提高,1、使用A2ZS工包卡比之版载声卡有了一定的提高;2、把运放更换后,音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一步提升比较明显;3、采用独立功放,虽然是老旧功放,但回放效果比有源功放电路有过之而无不及;4、买来的二手箱子也有一定的价值,它对声音的还原占据着很大比重,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功放,在回放中喇叭对声音失真是最大的,因此这个一定要把握好。音频回放和电脑组装一样,求的是一个系统平衡,不能有瓶颈,否则就有木桶效应,浪费严重。另外在软件方面也要有所选择,如果你是用“豪杰超级解霸”这样的播放器来听歌、看电影的,那么我还能有什么话说呢?还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