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降噪技术面临三大挑战:
● 技术封锁
技术封锁是最令行业头疼的问题,目前行业内拥有主动降噪核心技术的公司有两家,一家是BOSE,一家是PHITEK。BOSE的研发实力要强于PHITEK,但BOSE从来不会透露自己的技术,并且只服务于自己或核心客户。而PHITEK属于后起之秀,为多家厂商提供降噪技术,不过论降噪效果来说和BOSE仍有很大差距。BOSE这种通过核心技术来进行商业化的行为值得尊重,但技术封锁显然对行业的发展不利。
主动降噪产品售价高昂(图片来自于BOSE官网)
● 成本高,售价高
一方面,BOSE的技术封锁导致主动降噪市场的采购成本高。另一方面,主动降噪技术对于拾音设备、发声单元、腔体结构、降噪芯片等每一个环节的品质都有极高的要求,寡头垄断、多环节采购、技术研发这些不利的条件必然导致最终的产品售价高昂。
● 影响音质
主动降噪在原有的音乐上加入了降噪处理信号,势必会造成音乐纯度的影响,形成音染。并且,降噪处理芯片、拾音麦克风在工作中会出现误差,导致部分非噪音信号被抵消。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用户发现主动降噪耳机的声音细节不够,发闷的原因。目前,要HiFi就不要碰主动降噪。
写在最后:
噪声处理是历史性难题,主动降噪技术的未来前景空间很大,相信在保持高精尖领域的应用后,越来越多的主动降噪产品将会走入人们的生活。主动降噪技术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声学行业的发展,需要每一个环节的厂商努力才能达到预期成绩。最后,我们希望主动降噪技术不仅仅是停留在高端产品线中,实惠的民用级降噪产品才是人们所期望的。
看似离我们很远的专业级技术产品其实已经到了身边,只是很多的用户还没注意到。有句广告词说的很好:科技以人为本,只有服务大众的科技才是最出色的。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