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主观音质评价的原则
前文已经介绍过了对于本次横评的评价方法,对于我和武竟来说也有必要向各位读者介绍自己喜欢的声音以及对于音质更加关注的地方。笔者自己是一个多年的发烧友,大概有着8年左右的发烧时间,经验多么丰富不敢说,但是也多多少少的听过不少东西。同事武竟是一名古典音乐的小提琴演奏员,对于声音也有着更加专业或者说更加接近真实声音的看法,所以对于我们两人来说,在一些耳机的评价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出入,但是对于发烧友来说,这样的不同也是非常正常的。
笔者自己对于器材的要求:
先来说说笔者自己的听音观念,首先,我比较喜欢中正偏厚一些的声音,对于密度低、薄、冷的声音是基本无法接受也很难有好印象的。对于三频的分布来说更加喜欢金字塔状的分布形式。个人认为扎实的低频才是具备好声音最基本的要求,而高频的透明度以及通透度也非常重要,中频作为绝大部分音乐最长出现的频段,自然也需要优秀的密度支撑才能带来更好的听感。而对于其他硬素质方面来说,比如解析、分离度、声场,并没有过分的要求,只要对于听感本身来说足够就可以,过度的夸张这些硬素质表现本人也并不是很推崇。
武竟对于器材的要求:
在多年前我的观念是倾向于完全还原不加任何染色的成分,对于声音的清晰度要求非常高,因为我希望能够在音乐中听见一切需要的声音,而不只是主奏声部的旋律而已。但随着自己对于演奏音色的不断改变,对于聆听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声音需要很多修饰,而不只是表达,在演奏上用手,在聆听上则需要耳机来实现,耐听富有乐感的声音我自然是倍加推崇,因为这将更好地来诠释音乐所需要表达的本质。当然现在我对于清晰度的要求仍然很高,这不仅需要耳机在三频段的声音都保持较高的能力,整体的解析效果也应该是很好的。而对于声音的量感并不需要达到浓厚的程度,适中既可。
说明:该评分仅代表作者观点。另外,该分值与当时的器材搭配有关。不同设备搭配的器材,分值没有可比性。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