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评测的主角是一款电子管功放的音箱,纳伟仕天音T2。这款音箱填补了一个空白——千元价位上没有2.0电子管功放音箱的空白。在过去的几年里,千元级多媒体音箱市场已经捧红了许多经典的2.0佳作,纳伟仕天音T2的切入显得信心十足,采用独立电子管功放的2.0+1方案也颇有些剑走偏锋的味道。
也许电子管音箱对于很多用户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名词,我们从一部经典的电影开始,简单地交流一下电子管音箱。这部电影的名字是《无间道》,当然,我们要谈的既不是剧情也不是演技,而是影片中涉及到的HIFI文化和“胆机”文化。
如果还记得《无间道》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知道香港人对玩HIFI的痴迷程度,当然,国内的发烧友也不在少数。说到HIFI就不能不说胆机,胆机就是电子管功放或真空管功放的“昵称”,和胆机对立是石机,即绝大多数多媒体音箱使用的晶体功放。《无间道》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蔡琴和《被遗忘的时光》,但是却没有掀起胆机的热潮,这是为什么?
上图这台电子管功放是梁朝伟特别推荐的,在“高音甜、中音准、低音甜”之前他还说过这么一句话:“这部,港产胆机,一万多块”。一句话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电子管功放为什么能得到如此的青睐,和晶体管相比有什么差别,这是我们要回答的下一个问题。 电子管功放产生的谐波多为偶次谐波,而晶体管功产生的多为奇次谐波,这其实都是功率放大产生的失真,但是人耳对谐次偶波的泛音是比较欢迎的。在描述电子管功放的声音时一般会用“温暖、圆润”来形容,而描述晶体管功放的声音时一般会用“冷峻、硬朗”来形容。电子管功放的动态效果往往不如晶体管功放,因此更适合于音乐欣赏,而后者的优势在于大动态时的回放。除此之外,很多功放都采用了“前胆后石”的方案来综合它们的优点。 电子管功放的优秀使得许多电脑用户也希望在多媒体音箱上拥有温暖的胆味,但是这个群体的桌面空间非常珍贵,也不可能在多媒体音箱上投入过多的预算,于是近年来国内有不少厂家尝试着将胆机的理念引进多媒体2.0音箱领域,并把电子管功放简化,然而出货量并不理想。除了价格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之外,没能很好地把握产品的外观风格也是重要原因。纳伟仕天音T2大胆地把前胆后石的功放独立出来,为了突出产品的特色,在前面板上为电子管开了一个窗口,两个音箱采用无源设计,这种2.0+1的结构正是当前的主流和未来多媒体音箱的趋势。
纳伟仕天音T2技术参数 | |
输出功率 |
25W×2(甲类状态) |
信噪比(不计权) |
87dB |
频率响应 |
50Hz-20kHz(20W RMS) |
扬声器 |
低音4寸、高音1寸 |
单元材质 | 纸盆/复合 |
控制方式 | 单音量旋钮 |
谐波失真 |
0.1%(1kHz,20W,RMS,甲类状态) |
净重 | 10KG |
当然,由于产品定位和成本的限制,多媒体电子管音箱不可能像电影中那么酷,电子管的数量一般也只有一两个,但纳伟仕天音T2无论是做料做工还是细节处理都很出色,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细节。
纳伟仕天音T2由一个独立功放和两个音箱组成。音箱的造型是传统的方形,箱体板材的选用上选用了15MM高密度纤维板,其中箱体两侧更是使用18MM板材加工而成,两边的侧板都经过了花梨木风格的蒙皮处理,使得它拥有了原木风格,正面及顶部则采了当前流行的钢琴漆,镜面效果极佳。古典与时尚的完美结合,这就是箱体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这对无源箱的高度和16开的杂志高度非常接近,和同价位的几款产品比起来要小一些。纳伟仕天音T2的高音单元源于丹麦进口的高音膜片,低音纸盆是瑞士进口的发烧级材料加工而成的发烧级扬声器。我们曾打开过它的后盖,发现里面充填了不少吸音棉,这些吸音棉的作用是增大箱体等容体积,消除音箱箱体的某些谐振与染色;也可以适当缩小音箱的体积,不过同时也会对音箱的动态效果产一些影响。
由于是无源箱,在两个箱子的背部都只能看到接口和倒相孔,这样的直插式的接线柱一般只能在传统高端产品上见到,而千元级的T2就有这样装备,可以厂家在细节把握上的态度。
倒相孔的设计显得较为常规,产品铭牌给出了一些的技术指标,功率为25W*2,频率响应范围是55Hz到20KHz,比起100元的2.1都大言不惭地标示20Hz—22KHz,纳伟仕显得更成熟一些。
相信各位对T2的两个无源箱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下面将介绍独立功放的一些细节,随后还会有拆解图,敬请继续关注。
纳伟仕天音T2的功放采用的是时下流行的“字典”型外观设计。只需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前面板上的电子管太醒目了。关于这只电子管,在后面的拆解部分还会有详细的介绍。
功放的主体型材采用了整体拉铝工艺,材质较厚,呈波浪型,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视觉效果,由于整个功放模块发热量偏大,额外的散热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增大的散热面积保证了稳定性。
前面板质感也是出色的,音量旋钮也经过了精细的研磨,而且采用了精准刻度设计,手感一流。单旋钮调整简化了操作,避免了传统胆机繁杂的设计对入门用户造成困惑。
功放的接口仍然豪华,数量为6个,都有明了的标识,方便用户的安装。如此接口怎能不配好线呢,纳伟仕天音T2的线材给人的感觉是专业和高档,不会卷成一团,而且安装非常人性化。
外观细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在千元的价位上,从未有过独立功放的2.0多媒体音箱,相信各位对这个功放的内部结构都有强烈的兴趣。下面开始折解吧,令人意料不到的是,这次拆解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真的很难想象它的安装需要多少时间。
功放背面的螺丝还是内旋式的,没有专业的工具简直无处下手,拧开六颗螺丝,终于看见了纳伟仕天音T2功放的内部结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个硕大的变压器,重量已经可以媲美某些笔记本,T2能如此“沉重”,这个变压器功不可末。
前级电路和电子管连接了在一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把PCB拆下来,只能找一个角度为各位奉上照片。可以看到前级电路本身也很复杂,两颗耐压值400伏,100微法的电容为电子管提供了充足的电流。
从其他地方提供一些这个电子管的资料吧。它的型号为俄罗斯生产的EH12AX7,它的售价大约为每只150元(金脚),而这个价位的音箱最常用的NE5532前级放大IC,相差实在太悬殊了。EH12AX7工作时发出的是微弱的红光,为了让电子管更出彩,还专门加入了一个蓝色的LED灯。
T2采用的是前胆后石的组合,后级放大部分能拆下来真是太不容易了,这些模块的固定都是用螺丝+螺母的方案,给我们的拆解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这块PCB上的主要元件为:KBU808整流桥,两颗4700微法/35V的电容和两个LM1875T功率放大IC。KBU808的作用是把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在这之前,市电已经经过了变压器和滤波电容的处理。两颗4700微法/35V的电容配置中规中矩,而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的LM1875T也算是意料之中,每颗能提供单声道25W的功率。 LM1875T以驱动力强劲和音色醇厚温暖而著称,和电子管前级的风格做到了“前后呼应”,更重要的是,LM1875T的性价比非常高。为了加强散热,这两颗功放IC的背面都涂上了硅脂,和功放外盒的铝侧板紧密结合。
拆解就到此结束了,我们先来总结一下纳伟仕天音T2的外观设计和做工用料。这款音箱的独立功放成本比同价位音箱的内置功放在成本上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功放外壳和电子管的成本非同一般,此外,音箱箱体的工艺在千元价位上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不过客观地说,纳伟仕天音T2在两个方面还是有提升空间的:4700微法的滤波电容和LM1785T相比同级别产品发烧的温度还不够高,此外,音箱的容积也不占优势,而大量的吸音棉也说明了箱体可以做得更大一些。不管怎么说,千元级别的2.0电子管音箱能达到这样的水准已经很让人感到惊喜了。 本次评测我们使用的声卡为创新X-Fi Xtreme Music版进行测试。 创新X-Fi系列声卡是创新目前最高端产品,而本次评测使用的声卡为创新X-Fi XtremeMusic版,适合听音乐的一款。 创新X-Fi Xtreme Music声卡全称为Sound Blaster X-Fi Xtreme Music,Sound Blaster X-Fi Xtreme Music声卡充分利用Creative X-Fi Xtreme Fidelity顶级音效处理器,并可以升级现有的MP3或音乐的品质以符合Xtreme Fidelity超保真标准。通过X-Fi Xtreme Fidelity顶级的24-bit Crystalizer,MP3音乐及影视都可以升级至Xtreme Fidelity的顶级效果,而且会比原有的CD或DVD录音效果来得更好。 通过附赠的Creative MediaSource® 3播放软件,您将可以很轻松的使用SuperRip® ,把所有的数字音乐收藏成为永久的Xtreme Fidelity顶级音效。不仅如此,Creative MediaSource 3也有X-Fi CMSS-3D、Smart Cross-Fade以及智能音量管理等功能,以加强音乐的聆听体验。Sound Blaster X-Fi Xtreme Music播放信噪比高达109dB。
Sound Blaster X-Fi Xtreme Music
Sound Blaster X-Fi Xtreme Music
硬 件 平 台 | |
Intel Core2 Duo E6300 | |
威刚 红色威龙 512MB DDR2-800 × 2 | |
华硕 P5B Duluxe(P965+ICH8R) | |
希捷 酷鱼7200.7 160G 7200转 8M | |
声卡 |
Sound Blaster X-Fi Xtreme Music |
软 件 平 台 | |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2 DirectX 9.0c | |
声卡驱动 |
创新 Sound Blaster X-Fi 2.09.0001正式版 |
测试曲目 |
贝多芬《田园》 |
好箱不好煲是一个适用范围很广的定律,纳伟仕天音T2也不例外,从一开始的发闷干涩到单元完全舒展,必须要煲箱50小时以上。这一漫长的过程结束后,终于可以对T2的音箱进行评价了。
第一张试音碟是《古曲音乐 贝多芬》,从中选择长达35分钟的《第六交响曲 田园》,这应该是纳伟仕天音T2擅长的古典曲目。《田园》一共分为五个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悦;溪畔景色;欢乐的集会;暴风雨;牧歌,整部作品主要风硌朴实无华,宁静悠远,但也不缺乏节奏局促、跌宕起伏的章节。如果说温和的乐章用于评定音色和细节表现,那么第四章 暴风雨就是考验音箱的低频以及动态反应速度。
从纳伟仕天音T2流淌出来的声音,确实有一种特别的温暖和柔和的感觉,这是和以往的晶体管音箱反差很大的风格。甜美,恬静,解析度高,数码味很淡,古朴中还有一种若有若无的现代感。当《暴风雨》的章节来到时,它的低频表现出了不错的下潜深度和量感,多种乐响合奏时也显得举重若轻,没有出现混沌和失控。可以说,从音质上而言,纳伟仕天音T2在保证了合格的低频和出色的中高频的同时,还有着鲜明的特色,前胆后石的方案并不是喙头,在功放上投入的成本没有白费。
纳伟仕天音T2的不足在《田园》的回放中也有所体现,音场和它的音质相比就不够出色了,空间感也略显狭小,由于音箱体积和单元尺寸的限制,气势要稍逊于同价位中扬音器口径和音箱体积都很大的产品。当然,天音T2可以用自己的音质来弥补这一小小的差距。更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箱体内填充了一定数量的吸音棉,但在大动态场面的回放时并没有明显的拖沓,速度还是不错的。
35分钟的《田园》也许说服力还不是太足,尤其是没有人声的加入,接下来我们用一套高端音响设备专用的试音碟再度考验纳伟仕天音T2。这套试音碟涵盖了古典和现代、中国和外国、传统与流行,原唱与口水各种不同风格的人声和乐器曲目,都是久负盛名的经典之作,并不是专门用来折磨设备的发烧曲。
蔡琴的声音仍然是那么醇厚,而且多了几分老唱片的味道。邓丽君的声音更显细腻、温柔,古筝和二胡的保了古意,但悠远深邃的东方风格并是不那么浓烈,略偏向西方。而在听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时》,纳伟仕天音T2用自己的电子管“温暖”了这首刚猛的流行歌曲,赋予了更多的理智,也使演唱者多了几分桑沧,少了几分激情,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至于是优势还是劣势,那就是听音取向问题了。
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复听音,我们也找到了纳伟仕天音T2最擅长的领域,介于纯古曲和纯流行之间,既不陈旧亦不浮躁,轻音乐、经典的流行人声是最适合的;交响乐、歌剧和中国传统乐器也很不错,耐听也是T2的优点之一。不过那些太前卫的摇滚、说唱和重金属就不是天音T2的强项了,建议喜欢这类音乐的消费者选购特别优化低音效果的2.1产品。
优点:工业设计水准一流,充分体现了前胆后石的风格,音质优秀
缺点:独立功放发热量稍大
评测总结
在整个评测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把纳伟仕天音T2当作一款独立的产品去评判它的配置和音质,每一句描述都建立在和几款价位相同的经典多媒体2.0音箱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纳伟仕天音T2使得千元级音箱诞生了一种全新的形态,电子管的加入和功放的独立都是值得称赞的创新,也令入门级PC HIFI产品线变得更丰富多彩。
虽然千元级的多媒体音箱已经可以称为高端,但实际上没有一款产品能全面胜出。在这个价位上,均衡即意味着平庸,成本一共就那么多,不可能各方面都顾及到。这些音箱都有自己的卖点,有的主攻人声,有的低频异常出色,有的以音场取胜,但同时缺点也很明显,例如低频力度和下潜不足,例如低音过于霸道不适合长时间听,例如音染过重高频有毛刺,等等。而纳伟仕天音T2特色无疑更鲜明,2.0+1的方案,暖暖的胆味都有独家的吸引力。我们不敢断言它已经超越了哪些经典,但是绝对值得为这一全新的理念喝彩。
媒体报价:11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