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使用试听体验
试听小夜曲DSD给笔者带来了惊喜,没错,确实是惊喜。这台机器与小夜曲USB一代相比,素质提升之大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而最直观的改观就是耳放素质的提升。笔者用平时使用的AKG K701和森海塞尔HD600作为试听耳机,在测试解码输出时使用了Auralic金牛座耳放。K701是6.3mm插头,用来连接小夜曲DSD的耳机接口;HD600为四芯平衡插头,用来连接金牛座耳放的平衡耳机接口。
小夜曲DSD
在节奏坦克官方介绍上,小夜曲DSD采用了直通双路平衡双耳放设计,使用了两个独立的耳放芯片分别位左右声道提供功率放大,由DAC引出平衡式输出给这两个耳放芯片。这种设计在提供放大电流的同时,避免了左右声道互串,进一步减少了元器件对声音的干扰。
笔者在实际试听中,感受最大的就是这个耳放的推力惊人。K701这样的大耳机居然也能被它推得颇有起色,这在小夜曲USB一代身上是不可想象的。由于K701本身是个难伺候的耳机,笔者一开始对小夜曲DSD并不抱什么希望,只要求中频表现不错就行了,没想到居然连K701最难啃的低频,这台机器都能推出7成左右的效果,实在是让我刮目相看。
小夜曲DSD总体来说仍然延续着中正均衡的特点,但与小夜曲USB一代相比,调音取向上明显补齐了低频这个短板。高频的表现略显活泼,在K701下尤其明显。分离度方面也做得不错,声场的营造在播放大编制交响乐时并不显得局促,并且在声音密度方面有了不小的提升,尤其是播放弦乐时听起来非常抓耳。解析力的提升也比较明显,大动态下仍不失层次感。作为纯解码接上金牛座耳放之后,笔者用HD600进行了试听,基本上延续了上面这些的特点,当然由于耳放的关系,在声场和解析力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高频的控制变得更好,瞬态反应也更好。但就小夜曲DSD耳放本身的素质来说,它的素质已经大大超过了它的价格,足以逆袭数千元的一些解码耳放一体机。
操作的智能化也是这台机器的优点之一。小夜曲USB一代上要切换纯解码模式有一个按钮,切换USB同步异步也有一个按钮,切换不同位深和采样率还要通过声卡驱动界面来设置,甚是繁琐。而小夜曲DSD则全部实现了智能控制,你需要做的只有播放音乐,可谓是化繁为简。
然而笔者在实际使用中也发现了小夜曲DSD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三颗音量按键的问题。这三颗按键的手感比较生硬,按时的声音也比较大,并且有时按着没反应,尤其是静音键问题最严重。还有就是有时三个按键会突然失灵,有时在foobar2000中切换不同声音驱动设备后,三颗按键也会失灵,解决办法只能是关掉电源重启机器。有时耳机从插孔拔出后,播放器会自动停止播放,三颗键也会失灵,不知何故?其实这三颗按键在小夜曲USB二代就有失灵的问题,但这个设计还是沿用下来了。笔者认为其实可以考虑设置旋转音量电位器的设计,虽然在缩减体积方面不能做到极致,但毕竟简单实用不易出问题。
总结:
用小体积来实现好声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人类有追求简洁的天性,而高度的集成恰好符合人类的这个天性。笔者认为这个趋势在音频领域也同样会出现,虽然现在看起来似乎遥不可及。小夜曲DSD是一款充满诚意的产品,节奏坦克并没有因为它是一款入门级产品而将小夜曲的升级流于形式。无论在播放素质上还是在价格上,小夜曲DSD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HiFi一体机入门王者。当然,如果它没有上面提到的那些小问题,那就更完美了。
目前为止,小夜曲系列已经推出好几款后续产品了,桌面系统主要有小夜曲USE、小夜曲USB二代、小夜曲WiFi等产品,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则是其最新产品——小夜曲DSD。虽然进化了这么多代,但小夜曲系列有一个特点没变,那就是始终坚持小体积。
于梦琦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