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探索
其实就笔者个人来说,还是不希望手机HiFi化像一阵阶段性运动似的过去,这其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深耕钻研的一个领域,毕竟在现有的一些HiFi手机产品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手机实现高品质播放的可能。如果淡化HiFi的宣传只是一个将手机HiFi常态化的举动,这倒无可厚非;如果它像一阵风一样过去,那必然还会有新的卖点被制造出来,并且这很有可能从软硬两个方面着手。
发布不久的乐视手机强调打造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
前段时间发布的乐视手机虽然也提到了HiFi,但它更多的是强调其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这可以视为卖点向软件转移的一个动向。网络流媒体播放现在大有取代传统播放的趋势,就音乐来说,打造媒体源与播放终端的无缝链接,将内容提供与移动终端整合是一块非常诱人的蛋糕,乐视显然嗅到了这块蛋糕的香味。我们不排除会有其他媒体大鳄,像腾讯这样手握庞大音乐版权的巨无霸,也加入到手机制造的行列。
标配主动降噪耳机会成为手机的下一个卖点吗?
硬件方面,虽然能够当作强势卖点的东西越来越少,但依然有可挖掘的空间。接过HiFi接力棒的很有可能是主动降噪耳机。虽然现在没有手机厂商直接在卖手机时随机配备主动降噪耳机,但日益严重的环境噪音已经引起了人们对听力健康的关注。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习惯将手机作为随身播放音源,但面对公交地铁等噪音肆虐的环境,被动降噪耳机显然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降噪效果。人们要求既要听的声音好,又要听的健康,因此为手机标配轻量化主动降噪耳机还是有可能实现的。当然这样的话生产成本自然会提高,不过厂商很有可能打出健康牌,为了自己的听力健康,消费者还是有可能为此买单的。即使不是标配,也会以原厂配件的形式单独发售。
总结:
商品总是需要卖点的,手机的卖点被发掘到现在,有的厂商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而有的依然在无节操的道路上越走越嗨。不管怎么样,卖点至少制造了话题,至于这话题能够引起什么反馈,或许一些厂商觉得这并不重要,获得足够的关注就够了。不过这样的制造噱头是否能有长效机制?恐怕还要打一个问号。我们只是希望卖点能够实实在在转化为驱动产业进步的动力,而不仅仅是为了宣传而宣传。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