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ZOL首页 > 音频 > HiFi > 技术 > 正文
    责任编辑
    39度发烧堂:黑胶比CD究竟好在哪里了?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  责编:于梦琦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对于很多使用模拟音源的用户来说,如果你问他们对于传统模拟音源最大的印象是什么,可能有很多古典音乐的听众都会告诉你:动态。

      本文并不想提及太多过于专业的理念和知识。只说一个简单的理念,发烧友口中的动态究竟是指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也就是一首音乐或者一套器材,在音乐声音的最小声到最大声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一首曲目中最弱音的响度和最强音的响度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动态的范围。

      而这点对于很多CD用户来说,也许会觉得CD的动态本来就很好啊,但是这里有一个误区,CD的调节是整首曲目的平均响度都非常高,甚至可以说依靠数字的后期响度已经高到了马上就要过载破音的临界点,但是因为数字音乐的处理能力,所以被控制在了一个非常好的范围里,而不会出现真的破音。

      有意思的是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将同一个录音的CD和黑胶两个版本进行对比,将黑胶版本转了24bit/96kHz和24bit/44.1kHz两种精度的文件格式,CD则是标准的16bit/44.1kHz原始精度。文章里也贴出不同文件的频谱图进行对比。

    39度发烧堂:黑胶比CD究竟好在哪里了?
    CD的44.1格式原轨文件

    39度发烧堂:黑胶比CD究竟好在哪里了?
    黑胶转录的24/44.1格式音频


    39度发烧堂:黑胶比CD究竟好在哪里了?
    黑胶转录的24/96音频

      可以看出24bit-96kHZ之LP-WAV音频频响明显要宽,高频达到了32kHZ,听音感觉也是如此,CD音频实际上将22kHZ以上的高频截掉了,严格意义上来说,CD音频并不是无损音频。根据CD唱片制作原理的资料介绍,当年制订CD标准时,认为人的听觉最高只能到20KHZ,就把CD的采样频率定在22kHZ,实际上就把22kHZ以上的高频截掉了。采样频率是决定数字音频的频响宽度,44kHz格式的只能到22kHZ,96kHz格式可达到 48kHz。黑胶转录的24bit-96kHZ音频,可把22kHZ以上的信息记录和播放,22kHZ-48kHz这个频段的信息还是很强烈的。

    总结:

      对于现在的数字音频来说,相比传统的模拟设备还有很多无法替代的地方,当然随着数字音乐的码率越来越高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我们今后会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数字音频产品而这两者间的差距也注定会越来越小。


    文章前后添加(12.02.13更新) 文章前后添加(12.02.13更新)  

    sound.zol.com.cn true //sound.zol.com.cn/537/5377803.html report 1590   对于很多使用模拟音源的用户来说,如果你问他们对于传统模拟音源最大的印象是什么,可能有很多古典音乐的听众都会告诉你:动态。  本文并不想提及太多过于专业的理念和知识。只说一个简单的理念,发烧友口中的动态究竟是指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也就是一首音乐或...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3页:为什么模拟的动态比数字还好?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