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
关于V23SE2的电路介绍,友站外设时空DEGUG的分析比较详细到位,笔者转载过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以下文字和图片转载自外设时空,详见《是2不是3,轻骑兵V23SE2首家试用报告》一文)
拆开V23SE2的后背板,我们可以发现V23SE2的内部结构和V23SE是一样的,都是前级与后级分置两块电路板的结构。不过细节设计上就大相径庭了。
V23SE2前级与后级分置两块电路板的结构
上图是V23SE的电路,我们可以发现结构一样,但V23SE2的电路就要复杂的多。
V23SE2的官方资料里其实有一点重大改进并没有写出来——V23SE2并非是V23SE和V23的免前级结构(其实真正应该叫“无源前级”结构),而是有前级运放的,同时音调设计也有区别,V23SE采用的是简单反馈式,而V23SE2则是运算放大式。
联系到其他几款采用免前级方案的著名箱子,如发友的黑钻系列、索威的同轴系列,基本上都在它们的新一代产品上采用了带有前级电路的设计。似乎从21世纪初,由漫步者1900T2开始开创的“免前级”潮流出现了退潮,带有前级放大的结构重新开始回归了。
对于这种变化,我们是欣喜的、赞赏的、举双手赞成的。在我们看来,前级的回归实际上说明了几年来多媒体2.0市场的新的变化,是合乎新时代市场的需求的。
免前级设计,有它的历史原因和历史背景——在N年前的那个时代,一方面由于市场平均成本的原因,大多数多媒体音箱采用的前级电路效果都不好,对音源信号引入的污染太多,去除前级运放,对于保持信号的纯净和原汁原味有很大的好处。另一方面,在那个时期,5、600元的多媒体2.0音箱几乎已经是2.0的旗舰,超过这个价位的产品不过只有惠威M200、短歌行朝露等寥寥几款,所以对于选择1900T2、V23之类产品的用户,一般不吝于、也有能力给它配备较好的声卡系统。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免前级设计,或者说无源前级设计,在保持了信号的原汁原味的情况下,也失去了前级对于信号的润色和放大处理,从而对于音源的音质和输出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几年过去,音箱市场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5、600元的中档价位已经由多媒体2.0的高档变成了普及产品,在这个背景下,虽然声卡、解码器等音源设备有了更多的发展与更多的选择,但是对于这个档次产品的用户来说,却不太可能再出现多年前那样千元级的声卡配5百元的箱子的事情了。这样一来,用来与这些音箱配套的大都是1、200元的声卡乃至板载声卡,于是乎这些免前级的箱子也就把音源的缺陷暴露无遗。
而且在另一方面,随着2.0音箱成本的普遍上升,前级的成本不再是多媒体2.0成本中一个必须关注的重头,设计师完全可以使用更好的元件来构筑前级电路,这样一来,当初选择免前级的主要理由也就不存在了。
由此来看,我们认为,随着新一代2.0音箱取代原来的老型号产品,免前级方案很有可能会出现全面退潮,V23SE2等产品不过是先行者而已。
V23SE2的前级采用了三块、两种运放芯片,其中两块是老相识NE5532
V23SE2的前级采用了三块、两种运放芯片,其中两块是老相识NE5532,从电路来看一块用于前级信号放大,另一块则用于音色调节。而另一块UTC4558,我们还不清楚它的用途。使用多块运放芯片对前级的功能做分别处理,这也是近两年来的新趋势,从声音角度说,这样做比用一块运放包打天下是要好的。
后级设计,则在我们此前的报道中已经一再说过了,V23SE2使用了一块LM4766取代原来的LM1875,从而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这既是因为LM1875停产的无奈之举,也是为了改善V23SE的低音效果的有意改动。
V23SE2的另一个巨大改动就是重新设计了分频器,与下图V23SE早期版的一阶分频器相比,我们可以看到V23SE2的分频器是全新的设计,并且是二阶结构。不过此前V23SE后期版也设计了二阶的新分频器,由于手里没有V23SE后期版的样品,所以我们不知道这个新分频器和V23SE后期版有何变化。
从V23SE2的内部设计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与外观的几乎一样相比,V23SE2的电路基本是彻底的重新设计,与V23SE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所以说,V23SE2并不是V23SE简单的改进版,而应该算是使用了相同的单元和箱体的全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