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页阅读全文(共5页)
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
——在劫难逃的宿命感
编辑点评:西方美学家常用“优美”和“崇高”这两个范畴归纳艺术作品,这和中国古典美学对举的“阴柔”和“阳刚”之美其实是一致的,以音乐为例:莫扎特、门德尔松、亨德尔、维瓦尔第、罗西尼等人的弦乐作品多给人行云流水、委婉含蓄的优美感,反之,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则充斥着无尽的挣扎和冲突,有着撼人心魄的悲剧性力量,这种内在的音乐张力已经超出了作曲家的个体局限,直探人类心灵深处共通的一种恐惧感,《悲怆交响曲》就是“崇高”作品的典型,描写了人生的恐怖、绝望、阴郁、压抑,悲观,当时(1893年)精神濒临崩溃的老柴已经感觉到死神一直在追随着他,这种深深的无望已经融入到了这部作品当中,现在听来仍然有“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染力。
穆拉文斯基 柴可夫斯基第四、五、六交响曲
这部伟大作品的“最佳版本”众说纷纭,富特文格勒版、Fricsay版、伯恩斯坦版、梅纽因版等等都有过人之处,考虑到入门者的接受程度,笔者推荐穆拉文斯基1961年和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合作的版本。
本文导航
- 第4页: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
- 第5页:海顿《惊愕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