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小编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维修耳机的用具、耳机的结构知识以及维修耳机前的诊断工作,那么下面就该动真格的了。
小编的朋友有一幅索尼Q33耳机,有一次他不小心让写字台的抽屉挤到了耳机的导线,结果造成导线断裂(接触不良),耳机变得声音时有时无。下面我们就以这款耳机为例子,请“泽丰耳机文化沙龙”的贾哥来为它做个小手术。
诊断:
这款索尼Q33为日本制造的产品,相比国内生产的产品,效果要更好一些。
这里就是损坏的地方,耳机导线的外皮破损,内部导线也被挤断了。
维修:
找到原因后我们就开始着手修理,首先把耳机的海绵套给摘下来。注意手指动作一定要“温柔”,不然会损坏海绵套。
其次,拆下作为装饰物的耳机外壳。之后,一款半“裸”的耳机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由于耳壳粘合的比较结实,我们需要借助钳子来把它弄开。
这是耳机内部的单元,接下来我们要用电烙铁把损坏的耳机导线焊下来。
这是店主朱哥找来的SONY MDR-E818 耳机导线,接下来我们要把它焊接到Q33的耳机单元上。在焊接之前,要先把线从耳机外壳中穿过,并打个结,以此来防止耳机的导线被用户拉断。
跟刚才的方法一样,我们只要将新换导线的接头,焊到耳机单元上即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两个耳机的左右方位不要搞错,导线焊下时是如何放置的,在焊回时一定要区分左右并对应焊上。另外,每个耳机的正负极一定要分清,焊接时可以将耳机的开口位置朝着自己,这样左、右即分为正、负极(一般而言,红线或者绿线为正极,另外一根为负极),否则修好的耳机会出现音场错位的情况。
OK,维修完成。黑色导线的 SONY Q33 诞生了。
注意事项:
换线的实际操作过程还是比较简单的,相比之下找到合适的替换线材则显得更为关键。现在主流随身听耳机均采用OFC无氧铜作为线材的原料,以保证信号强度不会有太大衰减。如果损坏的耳机属于高档产品,随意找一根劣质的线材换上的话,会大大影响耳机的声音效果,尤其是耳机的粉底噪音会大大提升。另外,由于劣质线材的负载能力有限,当用户开得音量较大时,耳机导线很容易再次损坏。因此我们在选择替换线材时,应该尽量使用质量较好的OFC无氧铜导线。至于线材的获取方式,无非有两种:
其一,到二手市场中收购废旧的耳机进行再利用(最好选择单元损坏,但线材完好的耳塞)。
其二,到专业的维修人员处进行换线修理。例如本次小编请教的朱哥、贾哥,他们由于工作关系,手中存有很多高级耳机线材。而且在这里,维修耳机的花费相对购买新耳机而言,还是比较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