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轻骑兵推出了V23书架式音箱,这款产品定位于中高档价位,是轻骑兵当时的旗舰级产品。
外观V23的外观是轻骑兵一贯的典雅式风格,银灰色的面网与箱体有非常好的契合。采用书架箱常用的后倒相式。散热片很大。
V23没有使用常见的扬声器中轴线布置方式,而是采用了高音扬声器较为靠近右边的布置方式。与前者相比,这种布置方式能够有更好的方向性和定位效果。
轻骑兵V23音箱
V23使用了丝膜高音+羊毛纸盆的扬声器搭配,扬声器采用了5"中音扬声器,这使V23的顺滑程度会更好一些。而V23的1"高音丝膜扬声器则带有一个号角结构,这样它的高音定向性在理论上会更好一些。 内部:V23所使用的功放电路也是著名的无前级LM1875电路,V23最大功率达到单声道18W。V23的设计在当时还有一个亮点是使用了吸音棉。一般来说,有源音箱内部是不使用吸音棉的,这对于提升音箱的音质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试听V23最明显的两个优点就是——它的“箱声”很小以及定位效果非常出色。应该是和较大的箱体设计以及吸音棉的使用有关,V23的声底非常干净,特别是在大功率回放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谐振现象。
V23的两款扬声器的素质确实极佳。特别是中低音扬声器,虽然没有使用振膜补强设计,但实际听感在反映速度和控制力上都相当出色,而且解析力出众,“小声哼哼”的表现也出乎意料。
在音频回放能力上,V23的表现非常均衡,只是在低音上虽然下潜较深,但量感不足,不过低音品质很好,并不混浊。
2005年,轻骑兵针对V23推出升级版V23SE,轻骑兵对于发烧友的苛刻要求做了针对性改进。
轻骑兵V23SE音箱
2005年,V23SE应时而出,与V23相比,V23SE在保留了经典外观。仅对内部的设计和元件进行了改动,达到了更高的表现水准。
V23SE主要有如下的几项改进——
采用15mm双层板材
V23采用的板材是中档2.0音箱常见的12mm MDF板,而V23SE上则提升到15mm,并且在内部增加了同样15mm的加强板,这样V23SE的板材厚度达到了目前中档音箱中最厚的。加厚的板材众所周知有益于减小箱体的谐振,而前面板的加厚和加双层加强则有利于减小障板辐射。
采用了新的扬声器单元
V23SE依然采用和V23一样的丝膜+羊毛盆的设计,但两个单元经过了重新设计,主要是加大了背后的磁钢,增强了扬声器的控制力。
增加了电源功率V23SE换用了新的80W电源,增大了电源储备功率,考虑到使用的LM1875最大输出功率只有60W,这个电源电路的保障能力是非常强的。
重新设计了功放电路在原来的V23上,功放电路是其设计上的主要弱点,V23SE虽然沿用了原来无前级LM1875功放的设计,但整个电路经过了彻底的重新设计,去除了原来的高音调节电路,同时在电路上采用对称布线设计,以保证功放电声参数的一致性。
同时,V23SE重新设计了电路的布局,采用了彻底的隔离进线设计。
增加了分频器
V23SE最大的改进,就是V23SE增加了V23所没有的分频器。这一次,轻骑兵为V23SE设计了一个专门调制的一阶分频器,而这也是V23SE的最本质改进。
从我们对样品的试听感觉,V23SE基本上彻底消除了V23所存在的主要三个缺陷:存在一定的本底噪声、中频饱满度略差、大音量下低音单元有失控。相对于V23,改进是相当明显的。
V23SE在声音的特点上,是保证中频的饱满度和解析力,相对在低频和高频下略差一些。不过试听来看,V23SE由于改进了低音扬声器,同时增强了功放的控制力,在低音上,以羊毛盆的标准来看,其力度和下潜等表现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只是高音听感上还是稍差了一些。
2007年,对于拥有良好口碑的V23SE再度升级,甄于完美的V23SE2,音质优劣,恭迎发烧友检阅。
2007年,V23SE2在V23SE的基础上经过精雕细琢再次升级。关于V23SE2的改进大家可以参看《有哪些提升? 轻骑兵V23SE2与V23SE对比》一文。
- 相关阅读:
- ·原音重现 B&W在华正式发布全新800系列
//sound.zol.com.cn/557/5576419.html - ·心乐推出Fundamental系列首台功放MA10
//sound.zol.com.cn/557/5574600.html - ·2015广州音响展 HiVi惠威全系列惊艳
//sound.zol.com.cn/554/5546157.html - ·2015广州国际音响展 HiVi惠威DIY系列
//sound.zol.com.cn/554/5546101.html - ·索尼h.ear系列NW-A25HN音乐播放器开箱
//sound.zol.com.cn/549/549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