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机与MP3的更迭
上了大学,我终于来到比较发达的地方——当然是相对于我的家乡而言。入学时我居然把三百多盘磁带不远千里背了过来,以至于同宿舍的人叹为观止。买磁带是我一直以来的爱好,中学的时候经常因为买磁带把生活费花完而没钱吃饭。到了新的城市,我自然还是首先找在哪能买到磁带。很快,我在市里找到几处音像店,不仅能买到国内发行的正版磁带,还能买到打口带。然而我发现磁带在这里并不流行,大家主要是听CD。
我一直不知道CD的音质到底怎么样,某次偶然的机会听了一个同学的CD机后,我顿时就被CD机出色的音质给震住了,那种震撼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从来没有想过声音竟然可以如此纯净通透!那一刻我只想扔掉所有的磁带。买一台CD机看来是势在必行了。
丢失了索尼D-EJ2000让我无比心痛
大学时候的生活费比高中又宽裕了一些,攒点钱相对来说要比高中容易一些。磁带机是没法卖的,一是没人买,二是卖了之后这么多磁带也没法听了,只能直接买CD机。在商店里物色许久,看上了索尼的D-EJ2000,那是当时世界上最轻最薄的CD机,也是索尼最贵的CD机。我攒了好几个月的钱,终于把它拿下。然而,我人生的第一台CD机却仅仅陪伴了我两个多月的时间。有一天晚上上完晚自习后,我去卫生间,顺手把CD机袋子挂到厕所的挂钩上,走的时候就忘了这回事了。回到宿舍过了半小时才想起来没拿CD机,再回去找已经不见了。那时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CD机可以说是最贵重的东西了,丢了那是让我相当痛心啊。
丢了总不能不买新机器,毕竟手上还有一堆CD碟片要听。熬了一段时间,我决定再买一台CD机。买D-EJ2000钱显然不够,那就退而求其次,买了一台索尼D-EJ985。这台CD机还是比较皮实,直到现在还能正常使用,只是它的原配线控RM-MC33EL实在垃圾,用到最后串键严重,不得已我只好另外买了RM-MC12ELK线控来代替。
当我的CD机还没享受两年的时候,MP3播放器又开始火起来了,一时间校园里到处都是脖子上挂着MP3的男男女女。MP3刚流行那会儿支持的格式很少,基本只支持MP3和WMA,音质自然不能与CD机相比。但由于其便携性远胜于CD机,因此对不少不怎么追求音质的人来说很受欢迎。虽然那时候已经有了iPod,但因其昂贵的价格和中国人不习惯的操作,买的人并不多,韩系MP3才是主流。宿舍的人先后都买了MP3,我终于也没能抵挡住诱惑,买了一个三星yepp-55HQ。这个仅有128M存储空间的MP3工业设计还是相当不错的,唯一的缺点就是音质表现平平。因此当我听了魅族X2播放器之后,果断将yepp-55HQ出手,换了X2。
魅族X2的工业设计自然不能与三星比,但声音却更胜一筹,我当时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国产机器发出来的声音,因为身边有不少人买的国产MP3声音巨烂无比,而魅族的开声让我着实感到惊喜。X2我一直没出,因为科技发展太快了,刚一两年的时间,X2就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卖根本就卖不出去,索性自己留着。
后来魅族出了M3,我又接着买了一个,再然后,魅族貌似就开始做手机了。M3参考iPod的痕迹很明显,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款独具特色的国产MP3。这款主打音质的机器今天听来其实与很多随身HiFi播放器相差甚远,但在当年对于一个非发烧友来说,吸引力还是很大的。直到现在我对魅族选择做手机仍然表示遗憾,如果随身HiFi的热潮能早来几年的话,说不定魅族就朝着专业播放器的路子走了。历史不能假设,现实是魅族拥抱了手机。
苹果产品势如破竹般占领了数码产品头把交椅之后,我也有机会体验了一把iPod。我的朋友送给我一个iPod Nano六代,这个小东西倒是很好玩,全触屏操作让人感到新鲜。问题是它白开水一样的声音让我很不习惯,而且每次听歌都要同步,不能直接拷贝,而且它不能播放FLAC和APE这些常见无损格式,这个很让我头疼,所以没用多久我又把它出了。
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其实从魅族M3开始,我就不怎么听音乐了。上下班途中公交地铁十分嘈杂,根本无心聆听,而且这种环境下听音乐又对听力有伤害;到家之后更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安静聆听,不跟家人交流,因此越听越少成为趋势,CD也很多年没有买了。
推荐经销商